(
课件网) 2.5kg 77kg 5年后 17世纪初,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将一棵柳树苗栽种在装有烘干土壤的盆中,仅在必要时往盆中浇水。5年后,柳树长大了。他再次称量柳树和盆中土壤(烘干)的质量,发现柳树的质量增加了70多千克,增加的主要是什么物质呢? 第二节 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 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01 02 光合作用 第一部分 01 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会有哪些后果? 1.实验·探究: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目的: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材料用具: 盆栽的天竺葵、酒精、碘液、 清水、黑纸片、曲别针、小烧杯、培养皿、水浴锅、镊子等。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④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暗处理 遮光、照光 酒精脱色 清水漂洗 碘液染色 方法步骤: 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在暗处放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饥饿处理,”将叶片内淀粉运走耗尽 形成对照 3.比较叶片的见光部分与黑纸片遮盖部分 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结果,你们小组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讨论: 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实验结论: 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都去哪里了呢? 绿叶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等结构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筛管的结 构示意图 有机物的主要运输方向:从上到下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叶脉筛管 茎中筛管 根、花、果实等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为什么放入植物后,蜡烛可以继续燃烧,小鼠可以继续存活? 2.实验·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氧气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无二氧化碳 有二氧化碳 1号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没有淀粉生成; 2号装置中的叶片变蓝,有淀粉生成。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4.实验·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阳光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 水 光合作用示意图 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氧气 场所:叶绿体 条件:光 5.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转变: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能量转化:光能→化学能 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 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储存能量) 有机物+氧气 应用 第二部分 02 合理密植 过稀 过密 合理密植 充分利用光照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适当增大光照强度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课堂小结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实质: 光合作用及其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增加光照强度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光能 叶绿体 淀粉(贮存能量) +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巩固练习 1.图为某同学总结的光合作用反应式,据图分析可知,光合作用( ) A.有光和无光时都能进行 B.把简单的有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 C.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 D.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二氧化碳+水 光 叶绿体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D 2.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鲜氧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 B.美化环境 C.扩大居住面积 D.多植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