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同步学与练(三)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时空脉络】 【知识梳理】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观察右图,秦灭六国完成于哪一年 秦王为什么能够成功“灭六国” 该事件有什么意义 1.时间:公元前221年。 2.原因: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秦王嬴政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研读右侧史料,解读皇帝具有怎样的权威。秦朝在中央和地方上分别推行了怎样的治理措施 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何意义 1.皇帝: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嬴政史称“秦始皇”。 2.中央:皇帝之下,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公之下,设置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称为“九卿”。 3.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意义: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结合右栏史料,完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 经济 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交通 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 军事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四、秦朝的疆域 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秦的暴政 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列举秦始皇统治暴虐的具体表现。继位的秦二世统治又如何 1.表现:(1)沉重的赋税;(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3)法律严苛,刑罚残酷;(4)焚书坑儒。 2.秦二世:恣意挥霍,穷奢极欲,继续营建庞大的工程、征调民力屯卫咸阳,还向郡县加征粮饷,赋役愈加沉重,民众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 二、陈胜、吴广起义 研读右栏史料,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 建立了什么政权 起义的结果如何 1.原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在当时,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2.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政权:“张楚”政权。 4.结果:由于起义军未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作战实力有限,内部也存在矛盾,缺乏后援,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战斗,最终失败。 三、秦朝的灭亡 1.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 (1)双方: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 (2)目的:争夺国家统治权。 (3)结果:双方军队在垓下进行决战,楚军战败,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4)原因: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2.右侧人物是西汉的建立者,他是谁 他在何时建立了西汉 定都在哪里 (1)人物:刘邦,即汉高祖。 (2)时间:公元前202年。 (3)都城:长安。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研读史料,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处于怎样的状况 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由此可知,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1)状况: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2)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3)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2.研读右栏史料,分析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结合教材回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措施和作用。 (1)原因:汉初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主张清静无为。 (2)目的:巩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