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3796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13 季风与季风气候(含答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4552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通用,答案,季风气候,季风,突破,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13 季风与季风气候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1~2题。 1.1965—1970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 C.天山雪线偏高 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 2.下列年份中,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  ) A.1890年 B.1920年 C.1940年 D.1960年 (2024·辽宁葫芦岛二模)202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2022年10月澳大利亚气候出现异常的表现为(  ) A.气压高 B.降水少 C.气温高 D.降水多 4.在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5.图中高压不断加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在10月23日的风向将变成(  ) A.偏北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024·山西太原模拟)鄂霍次克海为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季风环流显著。鄂霍次克海港口较多,夏季港区海雾弥漫,能见度差,不利于航运。下图为鄂霍次克海范围与主要港口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 6.与夏季风相比,鄂霍次克海的冬季风(  ) A.风向稳定,风力较弱 B.风力较大,势力较强 C.低温湿润,带来暴雪 D.饱含水汽,湿度较大 7.鄂霍次克海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带来空气对流运动 B.鄂霍次克海为面积广的陆间海 C.夏季鄂霍次克海水温较高 D.夏季风经过鄂霍次克海冷洋面 8.冬季风对鄂霍次克海航运业带来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①冬季风影响下,海上风急浪高 ②寒潮频发,暴雪连绵 ③寒暖流交汇,影响航向 ④受冬季风影响,海面结冰时间长,冰层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综合题(共34分) 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极寒天气却增多增强,气象专家指出,与极地涡旋不稳定的频率增多相关。极地涡旋是指地球极地上空的气旋,极地涡旋将温度极低、密度较大的空气,一直通向平流层,高空温带西风急流圈就像无形的弹力绳“束缚”着冷空气,把冷空气限制在北极地区。研究表明,极地和赤道之间的温差越大,极地涡旋越强,越稳定;而极地涡旋变弱时,会被暖气团挤占,使极地近地面冷空气向南移动。2021年初,受不稳定极地涡旋影响,美国东北部多地出现暴雪天气。下图为极地涡旋示意图。 (1)与北极相比,分析南极的极地涡旋更加稳定的原因。(6分) (2)2021年初受极地涡旋影响,简述美国东北部暴雪的形成过程。(4分) (3)从极地涡旋稳定性角度,分析近年来北半球的北欧、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多次出现极寒天气的成因。(6分) 10.(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上层(100百帕)存在的季节性庞大暖性高压系统称之为南亚高压(又称青藏高压)。南亚高压生成于副热带,但与一般的副热带高压的动力性质和生成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南亚高压西起非洲西海岸,东至西太平洋,约占所在纬度带1/2的面积(如下图)。据研究,南亚高压的进退活动与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关系十分密切。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在我国东部上空存在一个异常反气旋,其中心自上而下向南倾斜,在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辐散,在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 (1)推测南亚高压最大强度可能出现的月份,并说明理由。(6分) (2)比较南亚高压强度最大的月份,30°N—40°N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6分) (3)分析南亚高压的位置偏北时,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6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