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3971

6.16.5 遗传与转基因技术(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生物八年级上册(共43张PPT)

日期:2025-10-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1次 大小:362806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16.5,北师大,43张,上册,八年级,生物
    (课件网) 遗传与 转基因技术 第16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性状表现是由什么决定的? 基因型 表现型 AA Aa aa 生物个体的基因型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性状表现 决定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也不同 不同品种水稻的基因组成是不同的 思考:水稻有高杆、矮杆之分;高产和低产之分,为什么不同品种的水稻表现不一样? 思考:同一种高杆高产的水稻,在营养缺乏的条件下,水稻也会表现为矮杆低产,营养缺乏是引起了基因型的改变,还是仅仅使表现型发生变化? 活动 环境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幼苗在适合的环境中可以茁壮成长。若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小麦的性状表现如叶片的形态与数量、植株高矮等可能会不同。 活动 环境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 问题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针对光照与小麦幼苗的性状表现关系你们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 假设 叶绿素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没有形成叶绿素时,叶绿体呈白色或淡黄色。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针对这些已知知识,你们小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 思考 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观察和记录? 活动 环境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 制定计划 可供你选择的材料器具:小麦种子,标记笔,培养皿,纸巾,剪刀镊子,不透光盒子,放大镜,等等。 针对所提出的假设,设计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 活动 环境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 分析及结论 1.分析你们小组获得的数据,判断作出的假设是否成立。 2.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_____。 表达与交流 1.实验中所使用的小麦种子的基因并未发生变化,但性状表现却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2.环境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改变是可遗传的吗 需要什么条件 许多遗传实验表明,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而表现型则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条件 (内因) (外因)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环境对水毛莨叶片形状的影响 伸出水面的叶片呈扁平状 在水中的叶片深裂成丝状 温度对喜马拉雅兔毛色的影响 喜马拉雅兔、30℃以上 喜马拉雅兔、25℃以下 全身长出白毛 四肢、尾巴、耳朵和鼻尖等体温较低的部位长出黑毛 思考:晒黑后的黄种人的后代肤色会变黑吗?为什么? 上图中的苹果和葡萄的颜色会原封不动的遗传给后代吗?为什么? 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1.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 生物的各种相对性状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基因重组(杂交)、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人的眼睛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人的辨色能力有正常的和色盲等。 罕见的棕色大熊猫 黑叶猴群体中的白化个体 2. 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这些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 如:断了尾巴的老鼠、温室里的韭黄等。 阴坡迎风处 阳坡避风处 杂交育种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人们常常利用对人有益的可遗传变异来改良或培育新品种。杂交育种是通过不同纯系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择、纯化优良品种的方法。 袁隆平(1930-2021),江西德安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享誉海内外的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立志解决我国的粮食短缺问题。杂交水稻是通过将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优良性状互补的两个水稻品种杂交,获得的具有杂种优势的新品种。 袁隆平与水稻杂交育种 袁隆平自1960年开始进行水稻种植试验,提出培育水稻“三系”( 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并以“三系”配套的方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