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年级 (生物) 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D 2.B 3.C 4.B 5.B 6C 7.B 8.A 9.C 10.A 11.B 12.B 13. D 14.D 15.C 16.C 17.C 18.C 19. A 20.B 21.A 22.D 23.D 24.C 25.D七年级生物月度作业 2025.09 (总分50分 时间30分钟 )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培育出新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科学家是( ) A.屠呦呦 B.顾方舟 C.杨振宁 D.袁隆平 2.下列古诗所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依据的是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能繁殖后代 B.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C.生物能运动,有智能 D.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4.生长在沙漠干旱地区的植物,根系比较发达,这种特点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能繁殖后代 C.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D.生物能影响环境 6.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够( ) A.进行呼吸 B.生长和繁殖 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时,看到的物像应该是( ) 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长和繁殖 B.呼吸 C.排出体内废物 D.遗传和变异 9.下列哪些现象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 ①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 ②“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③沙漠植物根系发达 ④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 ⑤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⑥山底的树木一般是阔叶林,山顶一般是针叶林 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④⑥ 10.生物学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神舟系列飞船的研制 B.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C.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D.传染病的预防 11.下列影响水稻生存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水分 B.稻飞虱 C.土壤 D.阳光 12.果园养鸡属于一种生态农业。在果园中养鸡,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增强鸡群体质 B.降低果树的产量 C.减轻害虫对果树的危害 D.提高果园土壤肥力 13.海带能在海水中生活,却无法生活在淡水中,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一切环境 B.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14.取一片天竺葵的叶片,用肉眼看到叶片呈掌状,叶边缘多浅裂;用放大镜清晰地看到叶片背面有许多细毛。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主要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观察法 15.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如右下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2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A. 1个 B. 2个 C. 4个 D. 8个 16.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自己设计的探究实验,为人们揭示了肉汤腐败的原因。下列关于其探究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实施方案 ②提出问题 ③制订方案 ④作出假设 ⑤表达交流 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④⑥⑤ C.②④③①⑥⑤ D.②③④①⑥⑤ 17. 用两组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一组是10×和10×,另一组是10×和25×,后者与前者相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18.生物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解剖和分析 B.探究和实践 C.观察和实验 D.取样和实验 19. 各种动物都有其适宜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