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5860

第3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生物富集(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10-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13678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生物学
    (课件网) 一、碳循环 1.碳循环 (1)大气中的碳主要是_____。 (2)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的形式进行的。 (3)碳循环具有_____。 (4)_____的开采和使用大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全球性 化石燃料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_____,都在不断进行着 从_____到_____,又从_____到_____的循环过程, 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 非生物环境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 非生物环境 (2)物质循环的范围:_____。 (3)特点:具有_____、循环往复运动。 生物圈 全球性 二、生物富集 1.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_____或难以降解的_____,使 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_____的现象。 2.物质:_____等重金属, 、六六六等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以及 一些放射性物质。 3.渠道:存在生物富集现象的物质会沿着_____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 累在食物链的_____。 4.特点:具有_____。 元素 化合物 环境浓度 铅、镉、汞 食物链 顶端 全球性 任务一 碳循环 【资料1】阅读教材P62图3-10 “碳循 环示意图”。 1.碳在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_____ 的形式存在(其次还有_____);在生 物体内主要以_____的形式存在。 二氧化碳 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2.建构碳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呼吸作用 (1)① A、B、C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 _____,D代表化石燃料。 ②、、、 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2)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的形式进行的, 在生物群落内部以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 (3)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_____和_____。 二氧化碳 含碳有机物 线粒体 叶绿体 【资料2】 阅读教材P63“与社会的联系”。 1.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增加了_____的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其 结果是引起_____。 2.我国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大力_____,提 高森林覆盖率,这在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氧化碳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植树种草 1.常见碳循环模式图的分析 (1)图甲中,A为生产者,B为大气中的 库,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 (2)图乙中,A为生产者,B为大气中的 库,C为初级消费者,D为次级消费 者, 为分解者。 (3)图丙中,为生产者,A为大气中的库,B、D、 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 2.碳循环模式图中各成分判断技巧 3.辨析物质循环的三个易错点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般的生态系统,而是指地 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物质”并不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而是指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C、等。 (3)碳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传递并不都是双向的,只有生产者与非生物环境 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 例1 [2024·湖南衡阳一中月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B.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C.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解析] 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A错误;物质循环中 的“循环”指的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