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7989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自我评估检测(一)(含答案)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558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
  • cover
九(下)第六单元自我评估(一)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监狱) 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提拔、晋升) C.置人所罾鱼腹中(渔网,这里用作动词,用网捕)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译文:就用丹砂在丝帛上写“陈胜王”。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文:又间接下令让吴广往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3.根据提示默写填空。(5分) (1)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 (2)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送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两句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4.根据语境作答。(8分) 居相之高位,诸葛亮并无为自己谋利益的私心,反而处处为大局着想,为国家社稷考虑,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大概说的就是这样一份真挚无私的奉献精神吧! 既然放到现在,历史早已把君臣佐使这些陈旧观念淘汰在漫漫长路上,我们依然觉得诸葛亮情意可贵,与如今人世间芸芸众生的博爱,穿越千年后,          ,          ,          。 诸葛亮的羽扇,扇起历史风起云涌,犹记得草船借箭那一夜,月黑风高是何等壮阔,空城计时,城墙上淡然地弹琴,是出于一种对局势的十足把握。 这份气魄,这份智慧,举世无双,再无他人。 (1)加点词“社稷”中的“社”是          ,“稷”是          ,“社稷”代指          。(3分) (2)第二段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该将        改为        。(1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4)下面三句话填入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是共情相通的 ②也是大众所需要的 ③精神仍然是相似的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5.学完《陈涉世家》后,班里开展了以“走近司马迁”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4分)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后继父业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愤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该书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赞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已成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2分)                                                  (2)有人曾经用一副对联吟咏司马迁的命运和一生功绩,但顺序被打乱了,请你根据对联常识,把这副对联整理出来。(2分) 千秋 痛蚕室 君权 史笔 一代 溯龙门 上联:                   下联:                   6.名著阅读。(9分) (1)名著阅读活动中,某同学在读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