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7995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自我评估检测(一)(含答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609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
  • cover
九(下)第二单元自我评估(一)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小题。(5分) 我是孔乙己,前几日,我去咸亨酒店喝酒,那帮看客还嘲笑我脸上的伤疤,别看现在你们威风,等将来我中了举,你们给我提鞋都不配呢!我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台上写字给小孩子看,但那孩子丝毫不热心,我为他感到婉惜。那群看客又来嘲笑我,问我□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我也bùxiè-zhìbiàn。可是他们竟然说我偷东西……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蘸了酒(   ) bùxiè-zhìbiàn(   ) (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 (   )改为(   ) (3)请在文段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2.下面是同学制作的“文学文化常识”识记表格,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序数 整理的内容 ① 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课文《孔乙己》出自《彷徨》。 ②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前者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后者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③ 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④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战国策》。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接稳传好非遗保护传承的接力棒,要注重激发青少年对非遗的热情、了解和认同。②近年来,各地高校和中小学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非遗进校园”活动。③在云南大理,当地建成13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每年开展进校园活动达40多场次;④在河南师范大学,非遗进校园活动已坚持了18年,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被非遗的魅力感染,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⑤这无疑是一种双赢:青少年收获了更多非遗文化的滋养,非遗传承也有了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A.第①句是病句,修改办法是:把“热情、了解和认同”调整为“了解、认同和热情”。 B.第②句的主干是:各地高校和中小学开展活动。 C.第③④两句中加点词语“建成”“坚持”“感染”“积极”都是动词。 D.第⑤句中画线句子是一个表递进关系的复句。 4.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既然如此,强扭的瓜不甜,暂且将不适合自己读的经典名著放一放,转而选择那些自己“踮起脚”就可以够得着的好书来读,未尝不是一种理性的阅读姿态。 ②毕竟,读书不仅仅是接受已有的知识,而且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与经验,来跟书本上的内容相对应,继而从书中获得新的启发。 ③当然,经典名著虽好,对于有些读者却未必适合。 ④这种情况下,有些读者对于有的经典名著读不下去亦属正常,没准,此时读不下去,过些时候再读就醍醐灌顶、如饮甘饴了。 A.③②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5.古诗文默写。(5分) (1)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           ———是这首词的最强音,充分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6.名著阅读。(4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对封建科举制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