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8035

11《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296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送东阳马生序》跟踪学习  【一、课内跟踪】【(建议用时15分钟)】  【基础存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门人弟子填其室(挤满) B.援疑质理(援助) C.持汤沃灌(浇) D.无冻馁之患(饥饿) 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和“以中有足乐者”两个句子中“以”的用法是不同的。 B.“故余虽愚”和“温故而知新”两个句子中的“故”都解释为:因此,所以。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一句的朗读停顿可以划分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四支僵劲不能动”中的“支”和“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被”都是通假字。 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当余之从师也 B.岂他人之过哉 C.戴朱缨宝饰之帽 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课内精读】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下面的问题。(4分)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6.学习对青少年而言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一些同学认为学习很苦、很累。了解了宋濂求学时的苦与累后,你对学习之苦是否有新的认识?请结合本文内容,说一说你的认识。(2分) 【二、跟踪迁移】  【拓展迁移】 藩国名臣 【明】朱国桢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馀,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①。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②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③,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馀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节选自《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释】①埒(liè):等同,齐等。②矱(yuē):尺度。③朴:同“扑”,打人的器具。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终日无惰容    右备容臭 B.日记数千言   计日以还 C.王令诸郡王皆受经 同舍生皆被绮绣 D.书其面曰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不足,竟夜读忘寝。 (2)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9.阅读选文,请简要分析宋濂和赵准在学习或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异同。(2分) 《送东阳马生序》跟踪学习 1.B(援:引、提出。) 2.B(两个“故”分别解释为:因此,所以/旧的,学过的知识。) 3.A(A.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C、D项都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 4.(1)又忧虑没有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2)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辩解的话。 5.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并不能突出表现作者学习的勤奋刻苦。) 6.示例:了解宋濂求学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