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8098

1.2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共43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10-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42381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必修,选择性,生物学,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及其动态 问题探讨 讨论 我们的手上难免沾染细菌。细菌的繁殖速率很快,因而我们要经常洗手。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20 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1.第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设细菌初始数量为N0,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菌为第一代,数量为N0×2,第n代的数量为Nn=N0×2n。 时间/min 细菌数量/个 0 20 20 21 40 22 60 23 80 24 100 32 25 120 64 26 分裂 细菌繁殖产生的后代数量 问题探讨 讨论 我们的手上难免沾染细菌。细菌的繁殖速率很快,因而我们要经常洗手。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20 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2. 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2216 时间/min 细菌数量/个 0 20 20 21 40 22 60 23 80 24 100 32 25 120 64 26 分裂 细菌繁殖产生的后代数量 3.在一个培养瓶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描述的趋势增长吗?如何验证你的观点? 不会。因为培养瓶中的营养物质和空间是有限的。 种群数量的变化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 思考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呢? 数学模型 【科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的定义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方式。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 以“问题探讨”中的素材为例 【科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细菌每20 min分裂一次,怎样计算细菌繁殖n代后的数量? 在资源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Nn=2n 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即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研究实例 研究方法 【科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细菌每20 min分裂一次,怎样计算细菌繁殖n代后的数量? 在资源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Nn=2n 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即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研究实例 研究方法 时间/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细菌数量/个 【科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时间/min 细菌数量/个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根据公式Nn=2n计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填入下表。 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科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的定义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方式。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 以“问题探讨”中的素材为例 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 公式法: 图像法: 数据精确,但不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的增长趋势。 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的增长趋势,但数据不精确。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数学模型可以用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B.数学公式是常见的数学模型,而曲线图更直观,是物理模型的一种 C.建构模型过程中需要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D.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也常用到假说—演绎法 B 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 ①由于某种原因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为成熟植株 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500粒种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