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8397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讲义)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备课

日期:2025-11-2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41847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人教,同步,一册,必修,2019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复习讲义 复习目标 1.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 3.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 4.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5.能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运用书写规则书写典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根据书写规则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6.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7.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8.掌握比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胶体的性质应用;离子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知识点一 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4个标准”(标准不同,分类不同) (1)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否由 组成。 (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是否与酸、碱反应生成 。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的 。 (4)溶液、浊液与胶体———分散质粒子 的大小。 2、辨析物质分类判断中的“三大误区” (1)混合物、纯净物判断误区 (1)某物质可能由一种元素的 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 (2)误认为结晶水合物一定是混合物。如CuSO4·5H2O属于 。 (2)氧化物判断误区 ①误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 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 氧化物,而且非金属氧化物也 属于酸性氧化物,如 等。 ②误认为金属氧化物 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 氧化物,Na2O2属于 。 ③误认为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就一定是 氧化物。如Al2O3为两性氧化物, 为不成盐氧化物。 ④误认为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 是酸性氧化物(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 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 ⑤误认为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 是两性氧化物。如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HF、NaOH反应。 (3)有关胶体的认识误区 ①胶体的电泳现象反映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不能说成胶体带有 ,胶体与溶液一样是电中性的。 ②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 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③有关Fe(OH)3胶体的制备误区如表所示 制备误区 操作 误区1 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到沸腾的稀NaOH溶液中 误区2 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到沸腾的自来水中 误区3 将Fe(OH)3固体溶解在沸腾的蒸馏水中 ④区分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特征是分散质粒子 的大小,而不是 。 效果检测 1.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电解质 ④火碱、纯碱、碳酸钙都是电解质 ⑤碘酒、淀粉、云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⑥氢氧化铁胶体和漂白粉均为混合物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④ 2.下列与胶体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用一束激光照射胶体和溶液都有光亮的通路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饱和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出现红褐色沉淀 D.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 █知识点二 物质的转化 1.归类记忆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五解 潮解 分解、裂解、水解、电解 九化 熔化、汽化、液化、酸化 氧化、水化、钝化、炭化、催化、 2.两法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从宏观上判断 有 生成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 从微观上判断 有 断裂,同时有 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 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 3.物质变化中的几个误区 (1)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 变化,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