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复习讲义 复习目标 1.了解钠的结构,掌握钠的性质、保存和用途。 2.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 3.通过实验认识Na2CO3、NaHCO3的性质,培养科学探究意识。 4.了解焰色试验的操作与应用。 5.了解氯的原子结构特点,掌握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水与碱的反应。 6.学习掌握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操作。 7.通过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构建离子检验的思维模型和检测方法。 8.知道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及含义。 9.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和误差分析。 10.能够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进行有关的计算。 重点和难点 重点:钠的性质、保存和用途; 过氧化钠的性质; Na2CO3、NaHCO3的性质; 氯气的性质及制备; 氯水、漂白液、漂白粉的性质;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及含义;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进行有关的计算; 难点:过氧化钠的性质; Na2CO3、NaHCO3的性质; 氯气的性质及制备; 氯水、漂白液、漂白粉的性质;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进行有关的计算; █知识点一 钠的性质及用途 1.钠的物理性质 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 色 状态 固体 硬度 很 ,可以用小刀切,剩余的钠要 密度 比水的 ,而比煤油的 ,比酒精的 熔点 比较 ,原因: 导电导热性 电和热的良导体 2.钠的化学性质 (1) 钠和O2的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现象不同) 常温 Na ,表面 加热 Na ,产生 火焰;生成 色固体 (2) 钠与活性氢的反应 反应本质 2Na+2H+2Na++H2↑ 水 现象 盐酸 (3) 钠与盐反应 钠和熔融盐反应 反应原理 发生 反应 熔融TiCl4、KCl CuSO4溶液反应 反应原理 Na 主要现象 有 产生,产生 沉淀 3.钠的存在、制备、保存和用途 存在形态 只以 形式存在 制备 2NaCl(熔融)2Na+Cl2↑ 变质 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成 保存 一般保存在 或 中 灭火 钠着火时一般用 扑灭 用途 制钠的化合物: 制Na2O2等 冶金还原剂 从熔融的卤化物中置换出钛、锆、铌、钽等难熔金属 制 灯 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室温下是液体,吸热能力强 效果检测 1.钠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不能与水反应 B.钠很软,能用刀切割 C.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D.钠的性质非常活泼,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 2.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后钠剧烈燃烧,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 B.钠与水反应时会熔化,说明钠比水轻 C.2.3gNa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和Na2O2,转移电子数为0.1NA D.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可置换出金属铜 █知识点二 过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物质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 色态 固体 色固体 类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非碱性氧化物) 氧的价态 -2 -1 阴阳离子 个数比 _1︰2 _1︰2 生成条件 常温 加热或点燃 相互转化 2Na2O+O22Na2O2 热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2.Na2O2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 关系式 氧化剂、还原剂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Na2O2变质 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成 Na2O2和水反应的原理 复分解反应:Na2O2+2H2O 热分解反应: 3.Na2O2的还原性和强氧化性 (1)遇KMnO4等强氧化剂时,表现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 。 (2)强氧化性 遇到CO2、SO3等最高价氧化物时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和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遇到CO、SO2等低价氧化物时一般将其氧化成最高价含氧酸盐,只表现氧化性 4.钠的氧化物和盐溶液反应 反应原理 钠的氧化物先和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过氧化钠与还原性溶液反应:直接发生氧化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