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微观粒子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含有上述其中两种相互作用的晶体是( ) A.SiC晶体 B.CCl4晶体 C.KCl晶体 D.Na晶体 答案:B 解析:A项,SiC晶体为共价晶体,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B项,CCl4晶体是分子晶体,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在分子内部C、Cl之间以共价键结合;C项,KCl晶体为离子晶体,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D项,Na晶体为金属晶体,晶体中只存在金属键。 2.关于金属钾晶体(如图)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 B.晶胞是六棱柱 C.每个晶胞内含2个原子 D.每个晶胞内含6个原子 答案:C 解析:钾晶体是非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为立方体形晶胞,其中有8个顶点,一个体心,晶胞所含原子数为8×+1=2。 3.元素X的某价态离子X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 B.该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3∶1 C.Xn+离子中n=1 D.晶体中每个Xn+周围有2个等距离最近的N3- 答案:A 解析: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应为1s22s22p63s23p63d10,显然不是19号K元素。从晶胞看,白球为8×=1,黑球为12×=3,化学式为X3N,而N为-3价,所以X为+1价。 4.如图,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γ Fe晶体晶胞中含有铁原子个数为4 B.α Fe晶体晶胞中含有铁原子个数为1 C.将铁加热到1 500 ℃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 D.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不相同 答案:C 解析:γ Fe晶体晶胞中含有铁原子个数为8×+6×=4,A正确;α Fe晶体晶胞中含有铁原子个数为8×=1,B正确;将铁冷却到不同的温度,得到的晶体类型不同,C错误;同素异形体的性质不同,D正确。 5.1 mol气态钠离子和1 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 mol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下列热化学方程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是( ) A.Na+(g)+Cl-(g)===NaCl(s);ΔH B.Na(s)+Cl2(g)===NaCl(s);ΔH C.Na(s)===Na(g);ΔH D.Na(g)-e-===Na+(g);ΔH 答案:A 解析:根据定义可以得出答案,要注意“1 mol”、“气态”的关键词。 6.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如下: 物质 MgO CaO ZnCl2 ZnBr2 干燥效率(g·m-3) 0.008 0.2 0.8 1.1 根据以上数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gO的干燥性能比CaO差 B.干燥效率可能与干燥剂的阴阳离子半径大小有关 C.MgCl2可能是比CaCl2更好的干燥剂 D.上述干燥剂中阳离子对干燥性能的影响比阴离子大 答案:A 解析:A项,干燥效率:1 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MgO为0.008,CaO为0.2,即有MgO的1 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更少,MgO的干燥效率比CaO好,错误;B项,构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半径越小,干燥性能越好,正确;C项,镁离子比钙离子半径小,MgCl2比CaCl2干燥性能更好,正确;D项,对比表中阴阳离子变化的干燥效率数值,阳离子改变干燥效率变化大,阴离子改变干燥效率变化小,正确。 7.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B.物质中有σ键一定有π键,有π键一定有σ键 C.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乙炔分子中存在2个σ键(C—H)和3个π键(C≡C) D.乙烷分子中只存在σ键,即C—H和C—C均为σ键 答案:D 解析:NH4Cl、(NH4)2SO4均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却存在离子键,A项错误;共价单键为σ键,如CH4中只含有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