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9479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随堂练3.3共价键共价晶体(第2课时共价键键能共价晶体)(含解析)

日期:2025-11-0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3011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共价键,共价,晶体,键能,课时,苏教版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第三单元 共价键 共价晶体 第2课时 共价键键能 共价晶体 1.下列事实不能用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 A.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但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化学反应 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D.F2比O2更容易与H2反应 答案 B 解析 由于N2分子中存在三键,键能很大,破坏共价键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稀有气体都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部没有化学键;卤族元素从F到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其氢化物中的化学键键长逐渐增长,键能逐渐减小,所以热稳定性逐渐减弱;由于H—F键的键能大于H—O键的键能,所以二者相比较,更容易生成HF。 2.二氯化二硫(S2Cl2),非平面结构,常温下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有刺激性恶臭,熔点:-80 ℃,沸点:137.1 ℃。下列对于二氯化二硫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氯化二硫的电子式为 B.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分子中S—Cl键的键长大于S—S键的键长 D.分子中S—Cl键的键能小于S—S键的键能 答案 B 解析 S2Cl2分子中S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l原子与S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结合非平面结构可知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电子式为,故A错误;S2Cl2中Cl—S键属于极性键,S—S键属于非极性键,故B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氯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半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所以分子中S—Cl键的键长小于S—S键的键长,S—Cl键的键能大于S—S键的键能,故C、D错误。 3.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a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a、b、c均大于零) A.H2、I2和HI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 B.断开2 mol HI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约为(c+b+a) kJ C.相同条件下,1 mol H2(g)和1 mol I2(g)的总能量小于2 mol HI (g)的总能量 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g)和2 mol I2(g),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2a kJ 答案 B 解析 HI分子中共价键是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属于极性共价键,A错误;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与成键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a=b+c-2x,解得x=,所以断开2 mol HI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约为(c+b+a) kJ,B正确;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相同条件下,1 mol H2(g)和1 mol I2(g)的总能量大于2 mol HI (g)的总能量,C错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则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g)和2 mol I2(g),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 kJ,D错误。 4.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3 kJ,18 g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44 kJ的热量。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O==O(g) H—H(g) H—O(g) 键能/ (kJ·mol-1) 496 436 x 则表中x为(  ) A.920 B.557 C.463 D.188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572 kJ·mol-1;而18 g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时放出44 kJ热量,则2H2(g)+O2(g)===2H2O(g) ΔH=-484 kJ·mol-1,即-484 kJ·mol-1=2×436 kJ·mol-1+496 kJ·mol-1-4x kJ·mol-1,解得x=463。 5.根据下列性质判断,属于共价晶体的物质是(  ) A.熔点为2 700 ℃,导电性好,延展性强 B.无色晶体,熔点为3 500 ℃,不导电,质硬,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C.无色晶体,能溶于水,质硬而脆,熔点为800 ℃,熔化时能导电 D.熔点为-56.6 ℃,微溶于水,硬度小,固态或液态时不导电 答案 B 解析 共价晶体的熔点高,但不导电,因此熔点为2 700 ℃,导电性好,延展性强的应该是金属,A不正确;B项符合共价晶体的性质特点,正确;C、D项不符合共价晶体的性质,不正确。 6.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金刚石晶体和二氧化硅晶体的最小结构单元都是正四面体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