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0049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随堂练微项目补铁剂中铁元素的检验(含解析)

日期:2025-11-1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8515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补铁剂,解析,检验,元素,中铁,项目
    第2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微项目 补铁剂中铁元素的检验 ———应用配合物进行物质检验 1.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 A.依次滴加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显红色 B.先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通入氨气,产生白色沉淀,无红褐色沉淀 D.加入锌片,片刻取出,质量减轻;加入铜片,片刻取出,质量不变 【答案】B 【解析】A项,先滴加氯水,氯气将Fe2+氧化成Fe3+,即使原溶液不含Fe3+,滴加KSCN溶液后也显红色,无法证明原溶液是否含有Fe3+,故A错误; B项,KSCN与Fe3+作用使溶液显红色,与Fe2+作用无此现象,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不含有Fe3+,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滴加氯水后溶液中有Fe3+,证明原溶液含有Fe2+,故B正确;C项,溶液中若含有Mg2+也有该现象,故C错误;D项,溶液中若含有Cu+,也有该现象,故D错误;故选B。 2.Fe3O4有抗腐蚀效果,如钢铁制品的发蓝(又称烧蓝和烤蓝)就是利用碱性氧化性溶液的氧化作用,在钢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蓝黑色或深蓝色Fe3O4薄膜,来用于增加抗腐蚀性、光泽和美观。四氧化三铁溶于盐酸后生成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铁离子,下列试剂可用于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Fe2+的是(  ) A.NaOH溶液     B.KSCN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氯水 【答案】C 【解析】加NaOH溶液时,若有Fe2+存在而生成Fe(OH)2,也会被生成的Fe(OH)3的红褐色掩盖,现象不明显;加KSCN溶液可检验Fe3+无法检验Fe2+;加入氯水无明显现象,故A、B、D均不对;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若紫红色褪去,则证明有Fe2+存在。 3.二茂铁(C5H5)2Fe是Fe2+与环戊二烯基形成的一类配合物,实验室可用邻二氮菲()测定铁的含量,邻二氮菲能与Fe2+形成橙红色配离子,该配离子中Fe2+与氮原子形成的配位键共有(  ) A.6个 B.4个 C.2个 D.8个 【答案】A 【解析】铁与氮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由题图可知,该配离子中亚铁离子与氮原子形成的配位键共有6个。 4.配合物Na3[Fe(CN)6]可用于离子检验,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配合物中存在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B.配离子为[Fe(CN)6]3-,中心离子为 Fe3+,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为C C.1 mol该配合物中σ键数目为12NA D.该配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易电离,1 mol该配合物电离得到阴、阳离子数共4NA 【答案】A 【解析】Na+与[Fe(CN)6]3-之间存在离子键,CN-与Fe3+之间存在配位键,CN-中碳原子与氮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配合物Na3[Fe(CN)6]中,配离子为[Fe(CN)6]3-,中心离子为 Fe3+,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为C,B正确;1 mol配合物Na3[Fe(CN)6]中σ键数目为(6+6)×NA =12NA,C正确;该配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易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3[Fe(CN)6]=3Na++[Fe(CN)6]3-,1 mol该配合物电离得到阴、阳离子数共 4NA,D正确。 5.如图所示,a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易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b为EDTA与Ca2+形成的螯合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中N原子均采取sp3杂化 B.b中Ca2+的配位数为6 C.a中配位原子是C原子 D.b中含有共价键、配位键 【答案】C 【解析】A项,a中N原子有3对σ键电子对,1对孤电子对,b中N原子有4对σ键电子对,没有孤电子对,则a、b中N原子均采取sp3杂化,正确;B项,Ca2+的配位数为6,正确;C项,a不是配合物,错误;D项,钙离子与N、O之间形成配位键,其他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正确。 6.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原子(离子)的配合物称为多核配合物,如图为Co(Ⅱ)双核配合物的内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 B.如图结构中的氯元素为Cl-,则其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和离子键 C.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