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0101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2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8582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答案,试卷,单元,性质,物质,相互作用
    第二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3-24高二下·四川南充·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涉及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错误的是 A.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B.键的电子云形状为: C.的VSEPR模型: D.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为: 2.(23-24高二下·安徽·期末)作为一种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工业上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基态M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B.的VSEPR模型: C.的电子式: D.分子中p—p键的形成过程: 3.(23-24高二下·海南海口·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σ键是原子的轨道“头碰头”式重叠,π键是原子轨道“肩碰肩”式重叠 B.键能是衡量化学键稳定性的参数之一,键能越大,则化学键就越牢固 C.键角是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说明共价键有方向性 D.在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化学键 4.(23-24高二上·浙江嘉兴·期末)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KOH B.H2S C.Cl2 D.MgO 5.(23-24高二上·四川南充·期中)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离子键 B.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C.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乙炔分子中存在2个σ键(C—H)和3个π键(C≡C) D.乙烷分子中只有σ键,即6个C—H键和1个C—C键都为σ键,不存在π键 6.(23-24高二下·安徽芜湖·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仅含键的烃易发生取代反应,含有键的烃易发生加成反应 B.一般共价键极性越强,在反应中越容易发生断裂 C.乙炔分子中存在2个键和3个键 D.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氢氧键极性不同,所以乙醇和水分别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7.(23-24高二下·福建厦门·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基态原子中,4px、4py、4pz轨道上电子的能量相同 B.s-s轨道可以形成的σ键,s-p轨道也可以形成的σ键, C.某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6s26p2,则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D.CH4中4个C-H键的键长、键能不完全相同 8.(23-24高二下·安徽淮北·期末)下列有关共价键和键参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B.碳碳双键比碳碳单键键能更大,故碳碳双键更稳定 C.键比键键长更短,故比更稳定 D.和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均为杂化 9.(23-24高二上·河北衡水·期末)Fe3+的配位化合物较稳定且用途广泛。Fe3+可与H2O、SCN-、F-等配体形成溶液呈浅紫色的[Fe(H2O)6]3+、红色的[Fe(SCN)6]3-、无色的[FeF6]3-配离子。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已知:向Co2+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生成蓝色的[Co(SCN)4]2-的配离子;Co2+不能与F-形成配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第四电离能(I4)小于第三电离能(I3) B.向溶液Ⅰ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溶液逐渐变为浅紫色 C.配离子[Fe(H2O)6]3+中H—O—H的键角与H2O分子中H—O—H的键角相等 D.可用NaF和KSCN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Co2+ 10.(23-24高二下·湖北武汉·期中)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某些微粒的空间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Cl3和PCl5均为极性分子 B.XeF2与XeO2的键角相等 C.NH3和的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形 D.和CH2O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形 11.(23-24高二下·宁夏银川·期末)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也可用于形成π键,还可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B.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3个p轨道与H原子的s轨道杂化而成的 C.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