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02035

语文七年级上语文版5.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94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语文,七年级,文版,5.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 cover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标: 知道古诗中典故的作用 知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知道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 2、知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感情真挚深切,沉郁中见豪放,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到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充分显示出结构的巧妙,又恰当用典,含义十分丰富,耐人寻味。诗中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做到了景、情、理三结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片源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学生分析: 初一年级对古诗文可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特别 是古诗的分析能力还比较的薄弱。《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篇比较复杂的古诗,结构内容分析上涉及到典故和借景抒情两个知识点,情感体会上诗人的情感也是不断地变化。所以,需要通过对这首诗细致的分析,使学生具备能从诗歌的结构上分析出诗人情感的能力。还有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新的知识必须从概念上加以解释清楚,使他们能识别典故和借景抒情,并通过对两者作用的分析,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媒体:笔记本电脑、多媒体 教学策略: 自由诵读法:反复朗读诗句,体会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美和音乐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预设 学生行为预设 设计意图 预计效果 导入环节 如果你的朋友伤心了,你会如何去安慰他?那你们知道古人会怎么做吗?非常好。那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刘禹锡送给白居易的这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学生热烈讨论。生1:我会和她一起吃饭。生2:我会陪她聊天,安慰她。生3:互相写诗。 1、让学生有兴趣去阅读课文的内容。2、使他们思维活跃起来。 将95%的学生调动起来积极讨论,并有兴趣阅读课文。 检查预习作业 不要打开书,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这首诗的题目。很好。“乐天”是谁?“酬”是什么意思?“见赠”是什么意思?(板书)“见”指的是它后面跟的动词指向自己。你们还能想到什么见的词组。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什么朝代?很好。现在把书打开。大家看一下课后的注释。刘禹锡,字梦得。他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官。介绍写作背景:当时白居易罢和州刺史,刘禹锡罢苏州刺史,在回洛阳的途中,两人写诗互相赠给对方,表达同病相怜,互相勉励的作用。 生4:酬答白居易在扬州宴席上第一次见面时所给我的诗。乐天是白居易。酬是酬答的意思。见赠是送给我的意思。生5:还有“见谅”。生6:作者是刘禹锡,是唐朝的诗人。(学生记笔记) 1、检查预习作业,让教师能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加以了解,能对之后的教学过程进行微调。2、初步熟悉课文内容。 选择中下水平的同学回答。了解班级90%同学的大致情况。 疏通诗意 1、现在把书拿起来,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一遍 ,初步理解诗意,等一下我会请同学来翻译。教师指出加点字: “弃”、“空”、“翻似”、“暂”、“长精神”。2、听录音,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读诗。听录音时在书上标注停顿和重读的字。3、请读得好的同学示范。 1、学生读诗。2、学生逐句翻译。3、学生在书上作注释4、全班有感情的读诗。5、生7读诗。 疏通诗意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古诗。 90%以上的学生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