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氮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溶于水生成HNO3,所以NO2是HNO3的酸酐 B.雷雨天气可以产生硝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C.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氮气也很活泼 D.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 2.下列装置用于进行指定实验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 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3.有一种盐X和NaOH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Y经过一系列氧化之后,再溶于水可得到一种酸Z,Y与Z反应又可以生成X,X为( ) A.NH4NO3 B.NH4Cl C.(NH4)2SO4 D.(NH4)2CO3 4.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5.某溶液中含H+、SO、NO三种离子,其中H+、SO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7 mol·L-1和2 mol·L-1。取该溶液20 mL,加入3.2 g铜粉,加热使它们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 A.0.75 L B.0.336 L C.1.5 L D.0.448 L 6.某同学仿照喷泉实验原理在实验室里做了一个“喷烟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烧瓶中分别装入X、Y两种无色气体,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NaOH溶液,实验时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甲烧瓶中,然后打开弹簧夹,便可看到甲烧瓶中的导管喷出白色的烟,同时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后褪为无色。则X、Y分别为( ) A.NH3和HCl B.HCl和NH3 C.SO2和HCl D.NO和HCl 7.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个容积为15 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若要使试管内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应通入O2的体积为( ) A.3.75 mL B.7.5 mL C.8.75 mL D.10.5 mL 8.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A.NH3、NO2、N2 B.NH3、NO、CO2 C.NH3、NO2、CO2 D.NO、CO2、N2 9.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3,加重空气污染。反应过程为①2NO2―→2NO+2O;②2NO+O2―→2NO2;③O+O2―→O3。下列有关该反应过程及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2起催化剂作用 B.NO起催化剂作用 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 D.O3与O2互为同分异构体 10.等物质的量的:①Al(OH)3,②Fe,③Fe2O3,④碳,在适当条件下分别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消耗硝酸的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A.②=③>④>①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 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1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14.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