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评价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适合人喝的温水的温度范围是( ) A.-10~0 ℃ B.0~10 ℃ C.30~40 ℃ D.90~100 ℃ 2.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④ B.①和⑥ C.③和⑥ D.②和⑤ 3.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 064 ℃,铱的熔点是 2 443 ℃,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 A.加热至1 064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 065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 444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3 507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4.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坐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坐垫内的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就会慢慢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坐垫内物质是非晶体 B.坐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 C.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 D.坐垫内物质温度不变时,一定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5.下列关于地球水循环中的部分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地表水蒸发到空中 B.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凝固成小冰晶 D.水蒸气凝华成霜 6.如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的熔点是80 ℃ B.熔化过程持续了5 min C.该物质是晶体,CD段该物质可以发生汽化现象 D.其中BC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温度保持不变,不需要吸热 7.小聪学习了蒸发的有关知识后,想探究液体蒸发是否会吸热,于是他去气温为25 ℃的实验室,将一支温度计从25 ℃的酒精中取出,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图中能比较正确反映这一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8.用飞机向云层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时,会出现下列物态变化,其中放热的是( ) A.干冰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 B.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为小水珠 C.小雨滴在下落过程中部分汽化为水蒸气 D.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 9.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仙人掌针状的叶子减小了表面的空气流速,减缓了水分蒸发 B.图乙: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与100 ℃的开水烫伤是一样严重的 C.图丙: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因此纸不能燃烧 D.图丁:离壶嘴较远的地方温度更低,水蒸气更容易吸热,因此“白气”更浓 10.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对图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解说错误的是( ) 自制简易冰箱 冰粒保鲜 菜窖保存蔬菜 新疆坎儿井 A.自制简易冰箱利用蒸发吸热来保存食物 B.把鱼埋在冰粒中利用了冰温度较低且熔化吸热来保鲜鱼 C.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吸热来保存蔬菜 D.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则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4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 12.冻雨是一种温度低于0 ℃的过冷水,其外观同一般雨滴,当它落到温度较低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雨凇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为使道路上的冰雪快速熔化,工人们会往雪地上撒盐,因为盐能 (选填“升高”或“降低”)冰的熔点。 13.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的小明在家中发现,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请你确定 (选填“甲”或“乙”)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理由是炉火熄灭后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更容易 。说明“白气”形成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 14.如图是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作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支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不一样,包湿布的温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