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3023

2025--2026年1.3(新教材)湘美八年级上册《旅程的灵感》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7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291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年,新教材,教材,八年级,上册,旅程的灵感
  • cover
课题:第二课:多彩的假期 年级:湘美版八年级上册 单元: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旅程的灵感》是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聚焦海报设计,围绕用海报形式推介度假地展开。教材先介绍海报特征与构成要素(图形、文字、色彩 ),讲解创意手法(同构、置换等 ),再阐述设计方法与步骤,还融入文化理解相关案例(如“家”文化、港澳回归海报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掌握海报设计知识,提升艺术实践与文化认知能力,是连接生活与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后续艺术创作与审美提升奠基。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积累一定艺术基础,对图形、色彩等有基本认知,具备初步审美感知和创意想法。但在创意深度、艺术表现精细度及文化内涵挖掘上,还有提升空间。他们对新鲜创意手法、贴近生活的设计主题兴趣高,不过将创意转化为成熟海报作品,以及理解设计背后文化意义时,可能存在困难,需教师引导启发。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知海报大尺寸画面、创意设计与强烈视觉冲击的特征,理解图形创意(同构、置换等 )、文字表意、色彩情感,提升对海报艺术形式美的辨别与欣赏能力。 创意实践:让学生运用同构、置换等图形创意手法,结合文字、色彩设计海报,经历确定主题、选元素、绘草图、修改完善过程,锻炼创意转化为作品的实践能力。 艺术表现:鼓励学生通过手绘、拼贴等方式,灵活运用图形、文字、色彩元素,在海报中表达对度假地的推介,展现独特艺术视角与表现技巧。 文化理解:借助“家”文化、港澳回归等海报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设计中的文化符号、情感寄托,增强对家国文化、地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海报构成要素(图形、文字、色彩 )及创意手法(同构、置换等 )。清晰海报设计方法步骤,能运用其设计推介度假地的海报。 教学难点 巧妙运用创意手法,让图形、文字、色彩融合自然,打造独特视觉效果与文化意境。深度挖掘度假地文化内涵,融入海报设计,提升作品文化价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各类优秀海报案例、创意手法解析视频 )、海报实物(不同风格、主题 )、绘图工具(教师示范用 )。 学具准备 绘画纸、彩笔(马克笔、水彩笔等 )、剪刀、胶水(用于拼贴 )、收集的度假地资料(文字、图片 )。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海报特征、构成要素、创意手法等知识,清晰概念原理。 案例分析法:展示国内外优秀海报,剖析创意、元素运用、文化体现,启发学生思路。 示范教学法:教师现场示范海报设计步骤(从主题确定到草图绘制、完善 ),让学生直观学习。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设计,促进交流,培养团队协作与创意碰撞。 实践指导法:学生实践时,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创意、技法问题,提升作品质量。 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导入引新课 (p1)师:欢迎大家来到美术课堂!首先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如何度过假期的?谁来分享。 生:老师,我假期去了有特色建筑的地方,看到好多有意思的景致,还拍了照片 。 生:我假期去乡村玩啦,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感觉特别放松 。 生:我假期是在旅途中欣赏山河美景,那些自然风光可漂亮啦 。 师:哇,大家假期过得都很丰富呢,不管是邂逅特色建筑,还是体验乡村生活、饱览山河美景,这些旅途经历都藏着独特的灵感。 (p2)师:今天咱们就围绕 “旅程的灵感”,一起学习用海报的形式把度假的地方推介出去,开启这趟美术探索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假期见闻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建立旅行经历与艺术创作的关联,自然引出“用海报推介旅行地”的创作主题,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与参与感。 环节二:欣赏分析探新知 (p3)师:来,咱们看看目录,清晰呈现了这节课要掌握的要点,有海报的定义、主要特征、构成要素和设计方法 。大家可以先在心里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