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3464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548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新人教,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
  • cover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 主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 单元内容 1.课标要求:理解整数两步混合运算(同级、两级、含括号)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能运用混合运算解决两步实际问题。能独立完成10道以上混合运算题(正确率≥85%),熟练解决4类典型两步问题(如加减混合、乘加/乘减、含括号的分配问题等)。通过“情境感知—操作体验—归纳总结—应用拓展”四阶流程落实运算规则;通过“问题表征—数量分析—算式建构—检验反思”四步模型落实解决问题能力。 2.教材特点:以“生活情境→数学问题→分步算式→综合算式→运算规则”为逻辑链,每课时包含“例题(2-3个梯度)+做一做(对应练习)+练习课(分层巩固)”。运算顺序通过“下划线标第一步、箭头指计算顺序”直观呈现;解决问题时用“色条图”“线段图”辅助分析数量关系,突出“中间问题”的桥梁作用。 3.知识结构:同级运算(加减混合→乘除混合)→两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同级→两级)。 4.整合点:将“乘除混合”与“加减混合”合并为1课时,突出“同级运算顺序一致”;将“解决问题”与对应运算规则结合(如学完两级运算后立即学两级运算解决问题),实现“算用结合”。 单元 学情 1.已知内容分析:92%学生能熟练计算两步加减/乘除分步算式(如24-13=11 11+18=29),78%能说出“连加要从左往右算”,但仅23%能列出“24-13+18”这样的综合算式,65%对“15÷3×5”的运算顺序存在困惑(部分认为应先算3×5)。 2.已知学习方法:习惯用“圈关键词”“画简易图”分析问题,擅长通过“同桌讨论”解决浅层次疑问,对“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适应度高。 3.新知自学设计:提供“超市购物清单”(如“3瓶可乐每瓶4元,1袋薯片6元”),让学生尝试用一个算式表示总钱数,记录“列式时遇到的困难”(预设:不知道先算乘法还是加法)。 4.未知内容与障碍:受“加减混合从左往右”负迁移,认为“乘加混合也应从左往右”(如2+3×5=25),不理解小括号的“强制优先”功能,将“(2+3)×5”与“2+3×5”混淆。突破策略:用“对比算式+情境解释”(如用“买东西先算单价×数量”解释先乘后加);设计“给算式加括号变结果”游戏(如给8×6-2加括号,使结果分别为32和46)。 5.学习特点与兴趣:对“购物”“分物”等生活化情境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约25分钟;在“小组竞赛”“闯关游戏”中参与度高,但对纯计算的重复练习易疲劳。 单元 目标 1.能准确描述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含括号运算(先算括号里)的顺序,并用脱式计算正确解答。 2.能结合具体情境分析两步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对应的综合算式(含必要括号)并解答。 3.在“公交车上下客”“超市购物”“分图书”等真实情境中,通过“摆小棒”“画线段图”“小组辩论(如‘15÷3×5该先算什么’)”等活动学习。通过“错题本分析”“运算顺序思维导图”展现对知识的理解。 4.表现程度:脱式计算正确率≥90%,其中含括号的算式正确率≥85%;综合算式列写与实际问题匹配度≥85%。能独立完成“先加后乘”“先减后除”等需要括号的问题。 单元 实施 共6课时: 第1课时:同级混合运算(新授课) 第2课时:不含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新授课) 第3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新授课) 第4课时:用两步同级运算解决问题(实践课) 第5课时:用两步两级运算解决问题(实践课) 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复习课) 第1课时:同级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实践课□ 复习课□ 其它课□ 教学 内容 分析 1.单元位置:本课时是混合运算单元的起点,通过“加减混合”和“乘除混合”的学习,建立“同级运算”的概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