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363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知识点课件(共47张PPT)

日期:2025-11-2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25461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元素,PPT,47张,课件,知识点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系 随着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的递增,每到出现碱金属,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电子数逐渐增多,最后达到8个电子,出现稀有气体,形成一个周期,循环往复形成周期系。 2.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周期 最外层电子排布 各周期增 加的能级 元素 种数 ⅠA族 0族 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 一 1s1 1s2 2 1s 2 二 2s1 2s22p6 8 2s、2p 8 三 3s1 3s23p6 8 3s、3p 8 四 4s1 4s24p6 8 4s、3d、4p 18 五 5s1 5s25p6 8 5s、4d、5p 18 六 6s1 6s26p6 8 6s、4f、5d、6p 32 七 7s1 8 …… ……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主族的划分 族数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价层电子排布式 ns1 ns2 ns2np1 ns2np2 ns2np3 ns2np4 ns2np5 列数 1 2 13 14 15 16 17 价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粒子半径的大小比较 1.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 粒子特点 比较方法 实例 原 子 同周期主族元素 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r(Na)>r(Mg)>r(Al) 同主族元素 电子的能层越多,半径越大 r(F)<r(Cl)<r(Br) 一般原子 一般电子的能层越多,半径越大 r(S)>r(C) 离 子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r(Na+)>r(Mg2+)>r(Al3+) 电子数和核电荷数均不同 通过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作参照物 r(Al3+)<r(O2-)<r(S2-)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价态越高,半径越小 r(Cl-)>r(Cl),r(Fe)>r(Fe2+)>r(Fe3+) 2.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思路 (1)“一看层”:先看能层数,能层数越多,一般粒子半径越大。 (2)“二看核”:若能层数相同,则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粒子半径越小。 (3)“三看电子”:若能层数、核电荷数均相同,则看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多的半 径大。 同周期元素 规律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整体呈增大趋势。每个周期的第一种元素(氢和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最后一种元素(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原因 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但随着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增强,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整体呈增大趋势 同主族元素 规律 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原因 同主族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但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逐渐减弱,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过渡元素 规律 过渡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变化不太规则,同周期过渡元素中,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略有增加 原因 对过渡元素原子来说,增加的电子大部分排布在(n-1)d或(n-2)f轨道上,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变化不是太大 2.逐级电离能变化规律 (1)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 原子失去电子时,首先失去的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一电离能较小,以后再失去的电子都是能量较低的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增多;同时,失去电子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对电子的吸引更强,从而使电离能越来越大。 (2)逐级电离能递增有突变现象 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相差不大,从同一能层逐渐失去一个电子时,所需能量差别不是太大。从不同能层失去一个电子时,所需能量有很大的差距。 电负性 含义 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标准 以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计算得出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稀有气体元素未计) 变化 规律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区 (1)分区 按核外电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