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4220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1.3.1 电解的原理 随堂练(含解析)

日期:2025-11-2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7669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随堂,原理,电解,科版,1.3.1
    第三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 1.下图所示装置中,属于电解池的是(  ) 2.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示意图。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3.右图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不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 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 4.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装置中的锌片都作负极 B.甲、乙装置中溶液内的H+都在铜片被还原 C.甲、乙装置中锌片上发生的反应都是还原反应 D.甲装置中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乙装置中铜片质量减小 5.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2+6OH-=IO+5I-+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 6.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惰性电极)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 A.HCl、CuCl2、Ba(OH)2    B.NaOH、CuSO4、H2SO4 C.NaOH、H2SO4、Ba(OH)2 D.NaBr、H2SO4、Ba(OH)2 7.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 CuSO4 B. H2O C. CuO D. CuSO4·5H2O 8.如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选项 a 极板 b 极板 X 电极 Z A 锌 石墨 负极 CuSO4 B 石墨 石墨 负极 NaOH C 银 铁 正极 AgNO3 D 铜 石墨 负极 CuCl2 9.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碘化钾溶液(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B.阴极逸出气体 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D.溶液的pH减小 10.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待加工铝制工件为阳极 B.表面生成的致密氧化膜不溶于稀疏酸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3e-===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1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000 mL 0.1 mol·L-1AgNO3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测得溶液的质量减少了13.4 g。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 A.电解过程中流经外电路的电子数目为0.1NA B.在标准状况下,两极共产生3.92 L气体 C.电解后溶液中H+浓度为0.01 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D.加入13.8 g Ag2CO3可将溶液恢复到与电解前完全相同 12.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装置 现象 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 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a、d处:2H2O+2e-=H2↑+2OH- B.b处:2Cl--2e-=Cl2↑ 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13.某混合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且n(NaCl)∶n(H2SO4)=3∶1。若以石墨为电极电解该混合液时,根据电极产物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阴极先析出H2,后析出O2 B.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 C.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