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阅读教材P59-62的内容 01 03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P59)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和内容?(P60) 02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P60) 04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p61-62) 探 辩证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历史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辩证法 社会历史观 人生观 价值观 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第2课) 实践、认识、真理(第4课) 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辩证否定(第3课)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社会规律、人民群众(第5课) 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第6课) 马克思 主义哲学 (第一、二单元) 思维导图 5.1社会历史的本质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社会历史观) 1 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本框结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 1962年建设林场以前 经过三代人的建设之后 植树造林 根据预习,观看视频思考:塞罕坝为何能从荒原变成林海? 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 劳动 1、劳动的重要性 P59一段 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回顾第二课知识:P19 劳动 思考:为什么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历史奥秘的“钥匙”? 1、劳动的重要性 P59一段 ②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 研究人类历史,就得研究人的社会实践→即劳动。 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拓展: 1.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 2.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到夜市吃小吃】 【去博物馆参观文物】 【游行抗议日本排放核污水】 【欣赏电影】 【参加投票选举】 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 政治活动 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现象有何共性 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探究:你知道下面这些社会生活活动都属于哪个领域什么活动吗?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物质 生产实践 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等变革社会的实践 探索世界规律 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 劳动 实践 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精神文化领域 构成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结论 点击此处输入文字点击此处输入文字点击此处输入文字点击此处输入文字点击此处输入文字 知识回顾: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呢? 那么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何者为第一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方面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哲学两大基本派别 延伸到 社会历史领域 存在决定思维 物质决定意识 思维决定存在 意识决定物质 哲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知识迁移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 构成: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 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第一性)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第一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