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6568

第1课“校园学习新方式”-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信息科技》(西师大版)

日期:2025-10-0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87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格式,师大,信息科技,上册,七年级,学年
  • cover
七年级上册第 1 课“校园学习新方式”教学设计 年级 七年级 单元/主题 第 1 单元:相遇互联网 课名 第 1 课:校园学习新方式 一、教学建议 1.教学时长建议 1 课时 2.教学目标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知道互联网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了解互联网的产生及其演化过程。 3.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建议如下: 1.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通过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 2.通过在线活动,分析互联网特征,认识到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创新价值和潜力。 4.教学方法建议 在学习引入方面,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通过案例解读分析,帮助学生体验并理解互联网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在新知学习方面,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使用互联网应用的经验,然而对于互联网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等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因此老师应结合学生学情,激发学生对互联网发展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1)在学习“互联网的概念 ”时,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互联网应用,帮助学生将抽象概念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确保学生理解基础概念,帮助学生体会互联网作为全球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的重要性。 (2)对于“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比喻和解释每个特征,并列举每个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3)在“互联网的产生与演化 ”方面,结合教材中的描述,教师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视频片段,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互联网的发展变迁。 在“项目探究 ”方面,体验互联网在线游览“全景故宫 ”和“V故宫 ”,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同时以跨学科项目学习让学生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魅力。“互联网探索之历史大归类 ”活动,学生应用教材中关于“互联网的产生与演化 ”的内容,自主阅读材料并完成任务。教师应在学生完成项目探究的过程中给予技术支持,并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互联网特征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二、补充知识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的补充) 拓展阅读补充内容: 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年跨越,中国互联网“蝶变 ”成长 补充内容 2014 年 2 月 27 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的目标。十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 3G 到 5G,数据传输能力的提高催生哪些新应用?6G 技术离我们还有多远?互联网十年,中国赢得了哪些机遇?未来挑战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看这十年间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显示,从 2012 年12 月到 2023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从 5.64 亿增加到 10.79 亿,互联网普及率从 42. 1%提升至 76.4% ,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 十年来,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提升,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提高近 40 倍。移动通信网络由3G 演进到 5G ,并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 5G 网络。截至 2023 年 9 月,我国累计建成 5G 基站 318.9 万个,5G 移动电话用户达 7.37 亿户;千兆光网已具备覆盖超过 5 亿户家庭的能力;“东数西算 ”工程从系统布局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算力总规模达每秒 1.97 万亿亿次浮点运算。 三、对应需要的软件、硬件说明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使用软件、硬件) 无 软件名称(最好提供开源软件) 无 基本功能说明 无 硬件名称(选择性价比高、中小学能用得起的) 无 基本功能说明 无 四、项目探究解答参考 探究项目一:互联网探索之“全景故宫 ”游览 特征 举例 交互性 在“全景故宫 ”主页的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就能 查询到我想参观的区域。 开放性 无论用户在哪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