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6591

3.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1课时)(课件 21张ppt+视频+课后检测卷+答案)

日期:2025-10-0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0次 大小:81527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检测,课后,视频,课件,21张
    (课件网)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4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 第3章 电路探秘 引入新课 那么,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我们已经知道,电压是推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动力 电压越大,对电路中电流的推动作用越大,即相当于电流获得的推动作用越强; 而电阻越大,则对电路中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新课教学 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采用的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必须控制电阻不变,即研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思考: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可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来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 新课教学 实验器材: 电源(2节干电池)、定值电阻(5Ω)、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电路的设计: 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的电流, 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新课教学 1.按图3.4-1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 R′,可改变电阻R上的电压。 思考:1、连接电路时开关为什么要处于断开位置? 3、如果没有滑动变阻器,可以吗? 防止短路时损坏电流表和电源 2、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什么位置?为什么? 阻值最大处,能保护电路。 可以 通过改变电池个数即电源电压来改变R两端电压 新课教学 2.实验中定值电阻R=5欧,逐次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电压表上的读数分别达到表3.4-1中数值,分别读出每次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并记录在表3.4-1中。 0.2 5 0.4 5 0.6 5 新课教学 3.计算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比较其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电阻不变时,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新课教学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画出电流-电压图像: 0 1 2 3 0.6 0.2 0.4 从图像可知,当导体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新课教学 视频: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新课教学 1.表3.4-1计算出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否完全相等?与同学讨论结果,并分析原因。 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并非完全相等。 可能的原因: 读数误差; 测量工具不够精密;电阻受温度影响,导致阻值稍有变化; 2.能不能说“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为什么? 存在一个因果关系,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即只有给导体两端加上了电压,导体中才会产生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有了电流,导体两端才有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不能 新课教学 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必须控制电压不变,即当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不变时,来研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阻值大小的关系。 思考:当电阻改变时,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会改变,怎样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可以使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且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新课教学 1.图3.4-1中,更换定值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不变,读出并记录每次的阻值大小与电流大小。 2.测量电压为2V时通过不同电阻的电流值,并记录在表3.4-2中。 0.6 0.3 0.2 3 3 3 新课教学 3.计算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比较其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画出电流-电阻的图像 0.6 新课教学 视频: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新课教学 1.能不能说“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为什么? 这里存在一个因果关系,电阻是因,电流是果,因为导体的电阻不同,因此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同,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不能 且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与通过的电流无关。 新课教学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