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新发展理念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课)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第一课) 基本经济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四课4.1) 制度 保障 推动高质量发展 做大蛋糕 (第三课) 分好蛋糕(第四课)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贯彻 新发展理念 2025 选择题:湖北、河南卷 2024 主观题:新课标Ⅱ卷 2023 选择题:海南、浙江卷 2022 选择题:天津、浙江卷 推动 高质量发展 2025 选择题:河南、河北、黑吉辽蒙、陕晋青宁、北京、安徽、山东 主观题:河北卷 2024 选择题:全国、山东、浙江、湖南、新课标Ⅱ卷 主观题:山东、湖北卷 2023 选择题:全国、天津、广东、福建、重庆、江苏、浙江、辽宁、 北京、湖南、山东、湖北卷 主观题:江苏、北京、广东、海南、湖北、山东、福建 2022 选择题:海南、江苏、北京卷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是什么: 就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为了人民 (出发点) 发展依靠人民 (动力点) 发展成果由人民 共享(出发点)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2)为什么: (3)具体要求(怎么做): ①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2、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①时代需要: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②人民需要: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③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为什么: 解决问题 重要性 具体措施(怎样贯彻) 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 共享发展 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是关系……的千年大计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发展 动力问题 发展 不平衡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内外联动问题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