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8531

1.2 地球与地球仪 知识梳理 课件(共51张PPT)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七上地理

日期:2025-10-0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52639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学年度,2026,2025,PPT,地球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地球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课程标准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思维导图 第1课时 课前预习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完成表1-2-1,了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漫长过程。 依据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古代人凭自己的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天圆地方 人们根据_____、_____的形状,推测地球的形状 推测地球是个_____ _____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结束“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地球_____影像 确证地球是一个_____ 太阳 月亮 球体 麦哲伦 卫星 球体 2.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_____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千米,表面积约_____平方千米。 6 371 4万 5.1亿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_____,按照一定的_____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_____。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_____,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_____特征。 4. 地球仪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_____。地轴是人们_____的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_____。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_____,与北极相应的点叫_____。 形状 比例 模型 面貌 分布 地轴 假想 两极 北极 南极 自主探究 模拟帆船出港实验:读图1-2-1,比较小船在平面上和在球体上航行会出现什么不同现象。 (1)用模型小船在桌面上模拟出港航行,观察时视线平视,当小船由近至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 小船渐远渐小,始终能见全貌 (2)用模型小船在篮球上模拟出港航行,观察时视线平视,当小船由近至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 _____。 (3)此模拟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小船渐远渐小,船身先 消失,桅杆后消失 能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1.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读图1-2-2,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依次是(   ) A. ①→③→②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B 2. 下列诗句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A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我国三名航天员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激发了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据此读中国空间站照片图(图1-2-3),完成3~5题。 3. 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其距离地心的实际高度最接近(   ) A. 6 381千米 B. 6 800千米 C. 4万千米 D. 5. 1亿平方千米 B 4. 航天员从中国空间站看地球,无法看到(   ) A. 白云 B. 地球形状 C. 地轴 D. 海洋 C 5. 航天员看到的地球和古人不同,是因为(    ) A. 航天员站得高,看得远 B. 古人目光短浅 C. 航天员观测工具落后 D. 观测时间不同 A 6. 2024年一共会发生两次月食。月食即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地方,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地球上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月球的天文现象。读月全食不同阶段示意图(图1-2-4),月全食现象可以反映(    ) A. 球的大小 B. 地球的大小 C. 地球上有水 D. 地球的形状 D 7. 下列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有(    ) ①赤道周长 ②平均半径 ③南北极位置 ④表面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