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沧海桑田 1.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如_____和_____。人类活动也会造成局部海陆的变化,如_____。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填海造陆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2. _____大陆凸出的部分与_____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对此,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_____说。 3. 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_____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_____分离,逐渐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南美洲 非洲 大陆漂移 连接 漂移 三、板块的运动 4.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_____学说。该学说认为,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_____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_____大板块。 5.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_。世界上的_____、_____,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如_____地带和_____—_____地带。 板块构造 板块 六 稳定 活跃 地震 火山 环太平洋 地中海 喜马拉雅 6.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_____或_____;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_____。 裂谷 海洋 山脉 自主探究 福建晋江深沪湾是我国唯一以海底古森林遗迹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3-3-1示意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3-3-2示意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的形成过程。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定位置】 (1)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的大致经纬度位置是_____ _____。 【找证据】 (2)图3-3-2可以作为海陆_____(填“分布”或“变迁”)的证据。 24.62°N,118.68°E 变迁 【析原因】 (3)海底古森林和古牡蛎礁出露沙滩是由于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_____(填“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导致地壳抬升而形成。 亚欧 太平洋 碰撞挤压 【懂运用】 (4)深沪湾位于_____地带上,地壳比较_____。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四楼教室,自我保护的方法_____ _____。 环太平洋 活跃 护住头部 蹲下并躲在桌子下方,震动结束后快速有序撤离到地面空旷处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2023·山西太原)2023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据此,完成1~2题。 1. 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 ) A. 鱼龙曾经生活在陆地 B. 此地曾经是一片汪洋 C. 人类把化石带到陆地 D. 海平面上升淹没此地 B 2. 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壳运动 B. 流水侵蚀 C. 风力堆积 D. 季节变化 A 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图3-3-3),完成3~4题。 3. 漫画反映的学说是( ) A. 盖天说 B. 大陆漂移说 C. 浑天说 D. 日心说 B 4. 该学说的提出者是( ) A. 张衡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魏格纳 D (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某学校利用盛满水的盆、海绵纸(撕出一些缝隙)、吸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表层运动的实验(如图3-3-4所示)。实验中发现,将吸管插入水中朝盆底吹气时,大量气泡出现在海绵纸缝隙处。据此,完成5~6题。 5. 图中冒出的气泡模拟的地理 现象,最有可能是( ) A. 火山喷发 B. 海冰消融 C. 水土流失 D. 动物迁徙 A 6. 目前,能合理解释该模拟实验现象的理论是( ) A. 日心说 B. 风成说 C. 板块构造学说 D. 盖天说 C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读东非大裂谷位置示意图(图3-3-5),完成7~8题。 7. 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原因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