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8869

4.5温湿度的报警与响应 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

日期:2025-10-0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35097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教科,信息科技,八年级,学年,-2025-2026,PPT
  • cover
(课件网) 信息意识 · 计算思维 ·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科技 八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 物联网数据传输———简易温湿度传输系统 第5课 温湿度的报警与响应 聚焦 探索 设计 实践 拓展 引入情境 上节课,我们实现了通过物联网对植物生长环境状况的监测和报警,但仅靠报警就能够解决问题吗?报警后的自动响应或人工干预才是监测和报警的最终目的。 聚焦 探索 设计 实践 拓展 聚焦问题,明确任务 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节课温湿度监测报警系统基础上,解决如何增加报警响应机制的问题,以实现物联网数据上行(采集与报警)和下行(响应指令)的完整闭环,完善农业大棚植物管理的物联网应用。 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理解物联网数据上行和下行概念,分析自动与人工响应的优缺并设计合理方案,通过实践实现响应消息的发送与接收,理清完整的监测报警与响应流程。 成果形式:基于温湿度报警信息设计的响应方案(含至少三个响应措施),以及可运行的温湿度报警与响应系统,能实现从数据采集、报警到响应执行的完整过程。 聚焦 探索 设计 实践 拓展 分析问题,探索方法 问题属性:属于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场景中的深化应用问题,聚焦于报警后的响应机制构建,涉及数据双向传输、响应方案设计等,需综合理论理解与实践操作解决。 解决过程:先通过智能门锁案例理解数据上行和下行,再设计温湿度报警的响应措施;最后进行硬件连接和程序编写,实践完整的监测报警与响应流程。 概念:涉及物联网数据上行(如传感器数据、报警信息传输)和下行(如响应指令传输)、自动响应、人工响应等概念,以及两者适用场景的区别。 聚焦 探索 设计 实践 拓展 分析问题,探索方法:探索要求 1.请观察“智能门锁应用场景”图,将图中的编号填写在对应的括号中。 在物联网系统中,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可以通过Wi-Fi传输到物联网平台。这是物联网数据传输的一个过程,称为数据的上行,也就是设备上传数据信息到平台。相应地,还有数据的下行,也就是平台或者应用层下发控制指令到设备。 数据的上行和下行同时构成了物联网“网络层”的数据传输闭环。 以智能门锁为例,当有人拜访时,门锁终端采集客人数据(如人脸信息)并将其上传到物联网平台,房间主人通过终端设备收到数据后,选择“开门”指令,门锁随即执行“打开”操作,客人就可以进入房间。 聚焦 探索 设计 实践 拓展 分析问题,探索方法:点评展示 点评指导 结合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参照图示中的实线和虚线,完成内容的填写,填写完成后能够独立、正确口述该过程,则是对物联网中数据的上行、下行的过程有了基本理解。 本环节提升升华 除了智能门锁,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是同学们经常接触到的。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上行、下行,形成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应用系统,才是应用物联网的意义所在———通过各类感知技术实时获取物体的状态信息,再依托自动响应机制或人工干预形成反馈,进而动态指导物体的后续运行流程,或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决策提供精准、高效的参考依据。 聚焦 探索 设计 实践 拓展 梳理思路,设计方案 解决思路:一般情况下,物联网平台可以根据报警信息设定自动的响应控制指令,在收到报警信息时自动发送下行数据控制相关设备。当遇到自动响应故障或场景不适用等情况时,则可通过物联网平台进行人工干预,手动发出控制指令。以农业大棚为例,当系统触发“高温”报警时,平台可以发送“开启喷灌”或“开窗”等指令,控制大棚中的相关设备进行工作。 聚焦 探索 设计 实践 拓展 梳理思路,设计方案:设计要求 1.根据下面的温湿度报警响应算法,将算法流程图补充完整,注意规范使用流程图符号。 ①物联网平台收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