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9152

期中复习专题07 两种电荷 (34页PPT)九上物理人教版2024 期中复习 知识点+习题

日期:2025-10-1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474004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期中,复习,知识点,2024,人教,物理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专题07 两种电荷 期中复习 思维导图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1 摩擦起电 生活中的“电”现象 知识讲解 情境 说明 将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 将玻璃镜片用丝绸摩擦后靠近泡沫小球 用衣服摩擦气球后靠近头发 分析 塑料梳子、玻璃镜片、气球在摩擦前不能吸引纸屑、泡沫小球和头发,但在和相应物品摩擦后具有了吸引纸屑、泡沫小球和头发的能力,这是因为物体经过摩擦带了“电” 归纳 摩擦能使物体带“电”(或者说摩擦使物体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作摩擦起电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两种电荷 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知识讲解 实验图示 实验分析 同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相同,相同的电荷之间互相排斥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种类不同,不同种类的电荷之间互相吸引 同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相同,相同的电荷之间互相排斥 探究归纳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2)相同电荷间及不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同.(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的种类是不同的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两种电荷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知识讲解 大量实验证明,凡是跟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一定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凡是跟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带电体,一定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从没发现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以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均相排斥或相吸引的带电体.由此可推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一种电荷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相同,另一种电荷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相同. (1)正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号表示. (2)负电荷:人们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用“-”号表示. 3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两种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知识讲解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两种电荷 电荷量 知识讲解 (1)定义: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简称电荷,通常用符号“Q”表示. (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 C. 5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两种电荷 验电器 知识讲解 构造 及作用 使用 方法 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原理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其工作原理如图甲、乙所示 使用说明 验电器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并能粗略地比较物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被检验物体所带电荷量越多 6 知识剖析 知识点2 两种电荷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常用方法 知识讲解 现象 带电情况 方法一: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能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 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不带电 方法二: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两物体相互吸引 可能是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可能是一物体带电,另一物体(轻小物体)不带电 两物体相互排斥 两物体带有同种电荷 方法三:利用验电器(验电器不带电) 金属箔张开 带电 金属箔没有张开 不带电 1 知识剖析 知识点3 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 知识讲解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构成.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2 知识剖析 知识点3 摩擦起电的原因 元电荷 知识讲解 (1)人们把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叫作元电荷,它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符号e表示. e=1.6×10- C (2)任何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