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1285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件(27张PPT)

日期:2025-11-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68087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27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目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2.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1.特点: 2.表现: 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三个离不开) 6.2.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我国各民族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 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 培育伟大精神 元朝的蒙古族,把西藏 牢牢纳入我国的版图 开拓辽阔疆域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书写悠久历史 创造灿烂文化 苗族歌手宋祖英,传播了苗族民歌文化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 一般行政地方 浙江省 民族自治地方 特别行政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依法行使地方行政权(无自治权) 依法行使自治权 依法行使高度自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P61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一定自治 ≠高度自治 ≠完全自治 一般行政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 特别行政区 依法行使地方行政权 依法行使自治权 依法行使高度自治权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主 集中 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地方性的自治权 ≠ 国家主权 主权指一个国家在所辖领土范围内独立处置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最高权力。 基本特征:对外的独立性和对内的最高性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第二目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探究与分享 对口援疆 各个省份对新疆的援助,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方针来处理民族关系? 6.2.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成因: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平等的旗帜,致力于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 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定了坚实基础。 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证。 前提条件 物质保证 民族 平等 民族 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政治 基础 (P61第一段) 拓展深化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含义 各民族地位平等,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原因 国家性质;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