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美丽文字民族瑰宝教学设计及时政述评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第八课《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中的第一和二专题。 本课时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丰富多样的文字”,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许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古老而优美的汉字”,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汉字一路走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的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认识,具备了一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发展,看待问题也会有初步的独立思考。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已经接触过多次,汉字作为学生每天接触的学习载体,他们非常熟悉,但是学生社会阅历浅,对其表意性和独特地位理解不深,另外,教材中的汉字故事年代久远,抽象意义较难阐述,且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他们对汉字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难度。 【教学目标】 1.开展小组合作,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多样性,知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通过分析、探究完成汉字演变年代尺,发现汉字的历史和特点,初步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欣赏汉字之美。 3.通过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体验活动,感受我国汉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发现汉字的历史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我国汉字历史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教学方法】 以情境活动为教学的主要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语:今天带领同学们来到河南安阳,参观一座与中国各民族文字及历史的专题博物馆。 2.观看视频:《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视频。 3.引入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汉字故事,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进入“中国文字博物馆”,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顺利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字。 小小讲解员发言,引入第一个展厅(AI形象及语音) (一)猜一猜。 1.课件出示各民族文字,提问:这都是哪些民族的文字呢? 2.提问:你都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民族文字呢? (二)找一找。 1.小组合作找一找:人民币上的这些分别是什么民族文字? 2.学生思考归纳:我国语言文字有什么特点呢? 3.小结:我国语言文字有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特点,可真是丰富多样啊! (三)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1.提问:你们想想,我国这么多语言文字,不同民族之间该如何交流呢? 2.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设计意图】参观展厅、讲解员讲述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本环节了解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知道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特点。 活动二:直观形象的早期汉字。 小小讲解员发言,引入第二个展厅(AI形象和语音)。 (一)探寻甲骨文奥秘。 1.小组分享:根据课前学习任务单,搜集资料,探寻甲骨文的奥秘!时间:一分半。 2.观看视频:《汉字之源--甲骨文》 (二)游戏环节:甲骨文字我来猜。 1.出示图片,这些甲骨文都是对应的哪些汉字呢? 2.说一说:你发现了古汉字的特点了吗? (三)写一写:在教材63页的田字格内书写对应的规范汉字。 小结:汉字与绘画同出一源,汉字的这种写意性形体使得人们很容易根据字形去判断它所表达的意义,直观形象,具有写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