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2265

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531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上海,答案,试卷,语文,月月,学期
  • cover
2025学年第一学期西外学校9月月考测试 高三年级 语文 2025.9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150分 出卷: 审核: 积累运用16分 1. 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欲诚其意者, 。(《礼记·大学之道》) (2) ,晚有儿息(《陈情表》) (3)《陈情表》中“ , ”两句,体现出李密家中没有近亲,独身一人,无依无靠的处境。 (4)王勃《滕王阁序》中说“穷睇眄于中天”,《兰亭集序》也写了文人墨客远望近观宇宙的句子是“ , ” 2. 完成下列选择题(共4分)。 1.选项最能体现马克思“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哲学原理的诗句是( )(2分) A.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D.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文学具有感发人心、认识生活、针砭时弊的功能,也是文艺理论教科书解说文学社会作用时的老生常谈。文学再造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更加激动人心,也更加意味深长。而经过作家之笔重新勾勒、修正和再造的生活,可与客观外界生活对照媲美。 ①但文学是对生活的千淘万漉、千锤百炼 ②当然不可能穷尽生活中的所有 ③因而其所再造的生活比日常生活更加浓缩饱满 ④甚或只是无边无际生活的一鳞半爪和挂一漏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3.解释加点的实词(每空1分共6分)。 1、夙婴疾病: 2、除尘洗马: 3、流觞曲水: 4、列坐其次: 5、少长咸集: 6、信可乐也: 二、阅读6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3分) 什么是批评 张定浩 ①什么是批评?一种深入人心且广为流布的观点,认为批评就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据说来自鲁迅。1978年的《社会科学战线》发表过王永生、戴翊合著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学习鲁迅关于文艺批评的论述与实践札记》一文,或许是这种“鲁迅批评观”的滥觞。如今,四十年过去,这“八字真言”似乎始终成为套在“批评”这门行当头顶的符咒,必要的时候就念几声,立刻海晏河清。 ②但这未必是鲁迅的本意。 ③考这八个字的出处,是在鲁迅1933年《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里,收入《南腔北调集》中,是应编辑之约,回顾自己十年前写小说的初衷、方法和得失,其中有一段谈到批评,这里不妨多引几行:还有一层,是我每当写作,一律抹杀各种的批评。因为那时中国的创作界固然幼稚,批评界更幼稚,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倘将这些放在眼里,就要自命不凡,或觉得非自杀不足以谢天下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④我们可以看到,这“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本只是一句话的上半截,而下半截的“才于作者有益”才是这句有关“批评”的论述的落脚点,但被拦腰切断之后,就成了“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一个条件句式神奇地变成了一个判断句式,这其中意思的大相径庭,就好比说“跑步必须穿跑鞋,才对跑者有益”被简化成“跑步必须穿跑鞋”,进而又扭曲成“跑步就是穿跑鞋”。 ⑤如果再结合这篇文章的上下文,鲁迅原话的意思其实很清楚:一个写作者,对自己的写作得失其实是最有感觉的,但未必很清晰,或者说,未必愿意直面,所以对于作者“有益”的批评,不是捧和骂,而是那些可以准确指陈其得失的批评,从而可以帮助他清醒地认识自我。倘若颠倒一下句式,这句话的确切意思恐怕更清楚些:“于作者有益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鲁迅在这里根本不是在给“批评”下一个定义,而只是从作者的角度,辨析何种批评是有益的。 ⑥因此,鲁迅所说的“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这个“坏处”和“好处”的意识,原本是明确来自作者,而非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