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 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中学生的课桌高度为1.6 m B.一瓶矿泉水的高度为 80 cm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 m/s D.高速公路限速100m/s 2.如图所示的情形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3.新情境 生活实际如图是某衬衫吊牌的部分信息,其中号型“170/92A”表示适穿人群的特征参数及体型。“A”表示适用于一般体型, “170”表示身高170 cm, “92”表示 ( ) A.胸围92 cm B.肩膀宽 92 cm C.上臂周长 92 cm D.脖子周长 92 cm 4.学校开运动会要画百米跑道,应选用的工具是 ( ) A.分度值是 1m m,测量范围是0~30 cm的钢尺 B.分度值是 1m m,测量范围是0~1m 的木尺 C.分度值是 1 cm,测量范围是0~50 m的皮卷尺 D.必须是最大刻度超过100m的刻度尺 5.小华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26.1 cm、26.2 cm、26.1 cm、28.2cm 、26.3cm,这本书的长度应记作 ( ) A.26.18 cm B.26.2cm C.26.58 cm D.26.6 cm 6.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采用a 刻度尺读数更精确些 B.用a 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方法更准确 C. b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D.用a 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为 2.20 cm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出现误差,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8.如图是短跑比赛的情景,关于运动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观众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裁判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9.甲、乙两小车从相距12m的A、B两地同时出发,沿直线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在第 6 s相遇 B.0~8 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C.0~6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不同 D.乙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比甲少 5 s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0.雾霾天气真正的“元凶”是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2.5μm合 m;地球的半径约为6.4×10 (填单位符号)。 11.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所得的测量结果是 9.55 cm,这把刻度 尺的分度 值 是 ;如图 所示 的 秒 表示数为 s。 12.“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是 的。 13.小明在体育毕业考试中,50 m跑的成绩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m/s;在 4×100 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力求做到相对 。 14.钢球沿 20 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 m的距离才停止,已知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的时间分别是 5 s 和 10 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 m/s,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15.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当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时,它们行驶所花费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选填“东”或“西”)行驶。 三、实验题(本题10分) 16.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显示了小车到达A、B、C 三处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实验原理是 。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