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372

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764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11课,诛暴,无道,上册,历史
  • cover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 成语故事应用法 情景创设法 讨论法 比较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大屏幕出示影片《英雄》的宣传照)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大屏幕上的人物是谁? 生:李连杰、陈道明。 师:我想大家已经猜到了这部影片的名字是? 生:《英雄》 师:同学们的反映很快,下面我要考考咱们班同学的概括能力如何?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 生:答略 师:四名刺客长空、飞雪、残剑、无名一心刺秦,但最后却因两个字而放弃了,谁还记得是哪两个字? 生:天下。 师:为了天下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他们放弃了。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它采用的历史背景却是真实的,反映了战国末期广大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一种渴望。那么秦王嬴政是否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呢? 生: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师:那么至此是不是就天下太平了呢?(大屏幕出示资料)找一位同学读以下材料: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生:阅读材料。 师:秦的统一维持了多少年? 生:15年。 师:不仅如此,希望和平安定的秦朝百姓这时也打出了“ 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揭竿而起,掀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共同走进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揭开谜底找出答案吧!(板书) 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2页,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活动“梦回秦朝”,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秦朝看看,看看秦朝统治末期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老师将给出四则材料,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此时的秦朝你会看到什么景象?或者直接以第一人称“我的╳╳生活”。表现形式不限。4-6人一组合作完成。(出示材料) 材料一: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材料二: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三: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好,那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秦的统治? 生:残暴。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总结一下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1、徭役繁重 2、赋税沉重3、刑法严酷 4、秦二世残暴统治 师:在秦的统治下,有何感想?如果你是一个秦朝百姓,你打算怎么办? 生:生不如死,起义吧! 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此拉开了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关秦末农民战争的短片,由于我们是第一次接触农民起义,教给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学习农民起义要掌握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