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03374
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34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人教
,
2016-2017
,
学年
,
学期
,
七年级
,
历史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地区。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战争的条件,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及其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匈奴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进而认识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以培养用正确观点观察和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作出了贡献。 2.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汉匈两大民族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要点 一、匈奴族的发展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2.匈奴经济的发展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1.西汉反击匈奴的条件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三、昭君出塞 1.匈奴的分裂与呼韩邪单于归汉 2.昭君出塞 四、东汉同匈奴的和战 教学内容和过程分析 一、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 难点在于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二、“匈奴族的发展”一目,讲解前,最好先讲清下三个问题: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这是本目的重点之一。讲述时可先引导学生回顾秦朝同匈奴关系中发生的几件大事,说明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并修筑长城,扼制了匈奴的发展。但是到秦末,秦朝的统治瓦解,边防松弛,接着又发生楚汉战争,匈奴乘机崛起。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在公元前209年即单于位,励精图治,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教材中的小字,具体叙述了冒顿励精图治的情况,教师可不讲解,学有余力者可自己阅读,但不作为要求。 2.匈奴经济的发展。应指出当时匈奴的畜牧业和冶铸业都发展了起来。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所以许多手工业品往往以动物图案作为装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族的影响下,匈奴地区还出现了农耕。最后可向学生指出,匈奴经济的发展是冒顿得以统一蒙古草原并且获得白登之围胜利的物质基础。 3.白登之围。(本内容为选学)讲解时,应着重指出,冒顿乘秦末汉初中原混乱,重新夺取河套地区,逼近长安,严重威胁到西汉的统治。公元前200年,匈奴大军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军抵御,结果在白登山遭到匈奴大军的包围,经七天七夜,才得以解围。汉军此役之所以惨败,是因为当时西汉王朝刚刚建立,社会非常贫困,讲述时可引导学生回顾汉初社会贫困的具体史实,以便加深印象。教材中的小字详细说明白登之围的过程,教师不必讲解,学生可自行阅读,但不作为要求。 三、“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一目,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包括两个内容: 1.西汉反击匈奴的条件。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这是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战争的物质条件。教师在讲述时,可用提问方式请学生追述西汉王朝实行休养生息后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具体情形,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卫青、霍去病进军漠北。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次战役: 第一次是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军夺回河套,史称漠南战役或河套战役; 第二次是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夺取河西走廊,史称河西战役。这两次战役,课本均作小字安排,教师不必讲述,也不要求学生阅读、掌握,有余力的学生可自己阅读; 第三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19年,由卫青、霍去病率领数十万大军进击漠北,大败匈奴单于,史称漠北战役。经过这次战役,匈奴主力向西北远徙,“漠南无王庭”,汉军夺取了朔方以西至张掖、居延间的大片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并移民屯田,进行开发。百余年来,北方边境地区所受匈奴的威胁,至此基本解除。 课本有一段小字生动地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2025-10-12)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2025-10-12)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2025-10-12)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二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扫描版,含答案)(2025-10-12)
辽宁省抚顺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2025-10-1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