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听 B.恶劣天气是否会影响交通 C.是否应该鼓励市民乘会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水蒸发得快慢与其温度是否有关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3.如图为酒店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它具有迎宾、引领、配送、自主充电、自主乘坐电梯等功能。下列能作为判断机器人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能否乘坐电梯 B.能否和客户对话 C.能否自由移动 D.能否生长和繁殖 4.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2021年11月在浙江龙泉迎来丰收,巨型稻平均高度2m,单穗粒数可达680粒,比普通稻多3倍,实现袁老“禾下乘凉梦”,为“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了的贡献。下列对巨型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株高大主要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巨型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C.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细胞膜控制水分和养分吸收 D.巨型稻各种性状特征的控制中心是细胞质 5.下列有关测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小明想测量一块石块的体积,可以用量筒和水来测量 ②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③测量技术现在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 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必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如图是小珂同学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 A.B.C. D. 7.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18米=18×1000=18000毫米 B. 18米=18米×1000=18000毫米 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0毫米 D. 18米=18×1000毫米=18000毫米 8.一同学按正确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0.543m,则 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 1m B. 1dm C. 1cm D. 1mm 9.小开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4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5.42cm、5.43cm、5.44cm、5.74cm,你觉得这个物体的测量值( ) A. 5.44cm B. 5.433cm C. 5.43cm D. 5.51cm 10.用同一把木尺测脚尖到脚跟的长度(不会再生长),春天测出是23厘米,到了夏天再测了,测量结果是( ) A大于23厘米 B等于23厘米 C小于23厘米 D不知道 1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永采用仰视的方法读出液体的体积45毫升;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正确的方法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15毫升 B.小于15毫升 C.等于15毫升 D.都有可能 12.下列估测中,最可能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我们上课的教室体积约为60立方米 B.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40℃ C. 一袋装牛奶的体积为0.2L D.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00mm 13.一只量筒有50ml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四分之一露出水面,量筒的读数为56ml,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 A. 6 cm3 B. 8 cm3 C. 12 cm3 D. 24 cm3 14.如图是显微镜的一些镜头,包括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2、3号是目镜,4、5、6号是物镜 B.3与4号组合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C.要使看到的视野最亮应选用3与4号 D.1与6号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小 15.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下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6.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 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已知水银的的凝固点是-39 摄氏度,测得的结果( ) A. 体温计的示数降到 35℃ B. 体温计的示数降到 0℃ 以下,无法读数 C. 体温计的示数仍为 37℃ D. 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 17.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3℃,若没有甩过,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