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预防溺水 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水域 目录 目录 发现溺水的应急措施 关于溺水的自救措施 溺水事故现状与危害 预防溺水措施与方法 引 言 同学们,炎炎夏日已经到来。游泳安全逐渐成为安全教育的热点和重要话题。凉爽的海滨、河流和小溪给人带来欢乐享受之余,也潜藏着许多安全危机,下水前多一份准备和清醒,可以带给我们欢笑,更可以避免有可能的后悔和遗憾。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 溺水事故现状与危害 第一部分 数据分析 据悉: 我国每年因溺水意外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 ■溺水和交通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中国溺水死亡率为8.77%,其中0岁至14岁的占56.58%,是这个年龄段的第一死因。 溺水事故现状与危害 什么是溺水? 溺水是指大量水被吸入肺内或喉挛,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机病症。多发生在夏季,游泳场所,海边,江河,湖泊,池塘等地方。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多数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心跳、呼吸停止。 溺水事故现状与危害 溺水的分类与症状 溺水的分类: 根据溺淹时吸入水 的性质,可分为淡水溺淹和海水溺淹。 溺水的症状: 溺水者会出现面部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泥沙等症状。 溺水事故现状与危害 Measures to prevent drowning 近年溺水事故现状及统计数据 01 溺水事故高发地点 溺水事故多发生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水渠、积水坑等危险水域。 02 溺水事故受害者年龄分布 溺水受害者以中小学生和幼儿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03 近年溺水事故统计数据 近年来,我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居高不下已成为中小学生和幼儿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溺水事故现状与危害 溺水事故原因分析 溺水事故现状与危害 安全意识淡薄 很多人对水域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在水中发生意外。 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一些人在水中遇到危险时,缺乏必要的游泳技能和自救能力,无法及时脱离险境。 逞强好胜心理较强 过于吹牛,夸口,真的下水后,由于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和技术,在游泳过程中出现疲劳过度,造成溺水现象时有发生。 预防溺水措施与方法 TWO 第二部分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预防溺水的措施“六不准” 预防溺水措施与方法 远离危险水域 1、了解水域安全知识,识别危险水域标志。 2、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在恶劣天气下游泳或进行水上活动。 3、避免到无人看管、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或玩水。 预防溺水措施与方法 掌握基本游泳技能和自救方法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如浮潜、踩水等。 -了解并练习自救方法,如保持冷静、寻找漂浮物、呼救等。 -参加正规的游泳培训课程,提高游泳技能和自救能力。 预防溺水措施与方法 发现溺水的应急措施 THREE 第三部分 1、发现同伴落水,不要害怕,大声呼喊向周围成人求救,同时第一时间拨打110或120,准确说出状况和地点。没有专业设备和游泳技能,绝不下水救人。 2、不要徒手去拉落水小伙伴,否则自己也有可能被拉扯到水里造成连环溺水,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3、可利用周围的漂浮物或长杆等工具进行救援。 4、避免盲目下水营救,以免发生更大的危险。 同伴落水,不要错误营救 发现溺水时的应急措施 2020年6月21日15时30分左右,某地村涪江河坝水域发现有人落水,当地政府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搜救。截至当日7时10分,经全力搜救打捞,8名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