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6243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共13张PPT)+素材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324324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5课,大自然,语言,课件,13张,PPT
    (课件网) 大林寺挑花 白居易(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已是春归芳菲尽, 但是诗人却意外发现这高山古寺中竞有刚盛开的桃花。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开启一段大自然的探秘之旅,也许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任务一:俯选信息,读懂事理 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有哪些? 纬度 经度 决定因素 高下 古今 评价标准:信息筛选全面、正确。 你是怎样快速捕捉到这四点重要信息的? 快速筛选信息的方法: 1、抓住关键句段。 如:设问句、中心句、过渡段、概括性语句。 2、抓住关键词。 如:首先,第一,此外等关联词或序数词。 任务二:理清顺序,理解逻辑。 这四个因素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纬度 主 经度 决定因素 高下 逻辑顺序 古今 次 顺序要点 时间顺序 室间顺序 逻辑顺序 任务二:理清顺序,理解逻辑。 课文除了介绍影响物候的因素,还介绍了哪些内容?运用 了什么说明顺序?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1一3) B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4一5) B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一10) B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11一12) 评价标准:信息筛选全面正确,语言表述精炼准确,理清说明顺序。 课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描述现象 现象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作出解释 大自然的语言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探究原因 逻辑顺序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 阐明意义 廣 四个部分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介绍物候和物候学,通 俗易懂,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易于读者理解把握文章内容。 任务三:精读品析,体会语言特点 比较这两段文字,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花开了,又好像在暗 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乌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 公阿婆,割麦插禾。”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 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 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 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评价标准: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任务四:拓展存储,合理表达 现在你能用学过的物候知识解释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 尽,山寺挑花始盛开”了吗?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