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6264

2026届高考统编版历史教学专题素材整理汇总

日期:2025-11-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96次 大小:16833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6届,高考,统编,历史,教学,专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专题教学设计素材笔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中的变化由之前人教版教材的三维目标整合转变为统编版教材的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唯物史观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和规律,是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初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史观理论和方法。也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正确认识。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历史文明过程的基础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以此来批判神学历史观和英雄史观等唯心主义历史观) (4).推动历史社会进步的动力因素(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 时空观念 历史发展过程是基于时间和空间两条维度构建的客观事实过程,所以时空观念强调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分析,把握历史脉络。同时要理解不同时空背景下历史发展的差异性、连续性及因果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对事实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3.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能够让学生具备搜集、辨析和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文献、实物、图像等),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形成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历史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有着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历史学科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史料实证的方法,只有基于这样的基础,文科生才能在历史理解和解释方面才能够保持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论述历史,评价历史作出结论时,才能够做到论从史出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唯物史观为准绳,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和方法。历史事件、人物往往很复杂,具有多面性,同时历史又具备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特征,所以对历史进行认识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如此才能更加客观的对历史进行叙述和评价。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理解不同历史解释的立场、视角差异,培养批判性思维,求真,求知,求智。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应该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观,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基于高中历史学科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和标准,高中历史学科所要实现的课程教学目标有如下几点: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3.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实证意识;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