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8392

3.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2)(课件 18张ppt+视频+课后检测卷+答案)

日期:2025-10-0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1次 大小:325135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检测,课后,视频,课件,18张
    (课件网)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4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2) 第3章 电路探秘 引入新课 1、在 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 ; 在 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 。 2、滑动变阻器在两次实验中的作用不同,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的作用是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电阻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研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了如下结论: 正比 电压 反比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 新课教学 根据欧姆定律的内容,你能否推出电流I、电压U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公式: I R U =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需要注意: (2)同时性:I、U、R必须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在同一状态下的值。 (1)同一性:I、U、R都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 (3)统一性:单位要统一。 新课教学 R = U/I 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得到 根据公式R = U/I,能否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或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该公式表示某段导体的电阻等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电流的比值,导体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本身,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 U、I 无关。所以不能理解为 R 与 U 成正比,与 I 成反比。 不能 新课教学 视频:欧姆定律的理解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在电路的设计与计算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 1、已知电压(U)、电阻(R),求电流(I): I R U = 运用公式: 例题1.一只灯泡两端电压为220伏时正常工作,此时灯丝电阻是484欧。求灯泡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灯丝的电流。 解:已知灯丝电阻 R =484欧,灯丝两端的电压 U =220伏 I= U R = 220V 484Ω ≈0.45A 答 :通过灯丝的电流是 0.45 A。 练一练 1.R1、R2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4Ω和8Ω,并联后接在电压为12伏的电源上,R1、R2中通过的电流分别是多少?干路中的电流又是多少? 解 :已知R1=4Ω,R2=8Ω,U1=U2=U =12V, I1 R1 U1 = 4欧 12伏 = = 3安 I2 R2 U2 = 8欧 12伏 = =1.5安 I总=I1+I2 =3安+1.5安 =4.5安 答:R1、R2中通过的电流分别是3安和1.5安,通过干路中的电流为4.5安 新课教学 2、已知电流(I)、电阻(R),求电压(U): I R U = U=IR 根据公式 例题2.一个家用电热水器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是44欧,通过的电流是5安,求电热水器两端的电压。 解:已知R=44欧,I=5安, 根据欧姆定律 可得: I R U = U=IR = 5 A×44Ω = 220 V 答 :电热水器两端的电压是 220 V。 练一练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串联接在AB两端,电压表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已知R1=5Ω,R2=10Ω,电压表示数1.5V,则AB两端的电压为多少V? R1 R2 A B U 解:已知R1=5Ω,R2=10Ω,U1=1.5V, I1 R1 U1 = 5欧 1.5伏 = = 0.3安 串联电路电流相等:I2=I1=0.3安 U2=I2R2=0.3A×10Ω=3V U总=U1+U2=1.5V+3V=4.5V 答:AB两端的电压为4.5V 新课教学 3、已知电流(I)、电压(U),求电阻(R): 根据公式 I R U = R = I U 例题3.一个定值电阻与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用电压表测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3伏,又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0.3安,求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 解:已知U=3V,I=0.3A,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得: R = I U = 0.3A 3V =10 Ω 答 :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10Ω。 练一练 3.某小灯泡上标有“3.8V 0.5A”字样,表示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电压是3.8V,电流是0.5A。求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 解:已知U =3.8V I =0.5A,根据I=U/R 得: R = U/I =3.8V/0.5A=7.6Ω 答: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为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