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9308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素养综合测试卷(二)(含解析)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36438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三,巩固,试卷,综合,素养,单元
  • cover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素养综合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而纷扰的战国能为秦所统一,无疑的,它们也是幕后的重要功臣。”据这段描述可了解秦统一的 ( ) A.主要过程 B.重要影响 C.主要后果 D.客观因素 2.“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这则材料表明秦长城的作用在于( ) A.宣扬国威 B.彰显功绩 C.军事防御 D.便利交通 3.他们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押队的军官,“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起义,反抗秦朝残酷的压迫与剥削。这次起义 ( ) A.领导者主要是刘邦和项羽 B.建立政权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C.是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斗争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4.学者赵翼提出了“汉初布衣将相之局”,即汉高祖和多数文臣武将来自社会底层,君臣因此更了解百姓疾苦。这种局面 ( ) A.推动实行郡国并行制 B.促使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延续了以法治国的政策 D.加剧了社会矛盾 5.《汉书》记载,汉文帝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这则史料反映了 ( ) A.汉文帝提倡勤俭治国 B.汉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C.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 D.汉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6.下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的力量对比,为解决该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 A.恢复郡县制 B.实行休养生息 C.颁行“推恩” D.设立三公九卿 7.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和酒官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变相的税收政策,不过,官营垄断相比征税而言,有一个好处就是“取民不怨”。据此可知,朝廷通过这一政策 (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增强诸侯的经济力量 C.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D.改善国家财政状况 8.西汉初年,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诸侯王门下的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使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政权的精神支柱,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以农为本,减轻赋税 B.焚书坑儒,禁锢思想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北击匈奴,安定边疆 9.艺术作品反映人民生活,请你对下面陶俑进行鉴赏。此陶俑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 ) A.突显东汉手工制造业的规模宏大 B.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风貌的实物史料 C.说明东汉时期贪图享乐之风盛行 D.见证了东汉时期文学艺术领域的繁荣 10.东汉时期的豪强大族,极力兼并土地,占有很大的田庄;他们还拥有私人武装,操控地方政权,为害一方。豪强大族势力膨胀带来的影响是 ( ) A.加速了王莽的夺权 B.促进东汉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 C.是宦官专权的恶果 D.成为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面的重要因素 11.《后汉书》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掠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材料描述了黄巾起义的 ( )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影响 12.从整个形势来看,联合大月氏,在葱岭东西打破匈奴的控制局面,建立起汉朝的威信和影响,确实是孤立和削弱匈奴,最后彻底战胜匈奴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步骤。这一“步骤”直接促成了 ( ) A.西域长史府的设置 B.张骞出使西域 C.班超经营西域 D.甘英出使大秦 13.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总结了当时的医学经验,东汉时期的《伤寒杂病论》继承了《黄帝内经》的部分中医理论。这说明中医学 ( ) A.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B.只注重理论研究 C.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D.只注重经验积累 14.下面示意图最能说明《史记》 ( ) A.语言叙述通俗易懂 B.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C.奠定军事理论基础 D.总结关中地区生产经验 15.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其核心教义包括“人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财物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