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9845

人教统编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21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82075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统编,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 cover
(课件网) 第7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孔子的思想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理解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泉。 壹·春秋———道家老子 阅读教材P39,为老子写一份个人简历 ____后期楚国人。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渊博。老子是_____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_____一书中。这本书又称_____,是道家的经典。 原名:李耳 老子 思想主张 思想核心: 哲学思想: 处世之道: 政治主张: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可相互转化。 “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春秋 “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道家 《老子》 《道德经》 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材料一: 人法①地,地法天,天法道②,道法自然③。 ———《老子》 注释:①法:遵守、顺从②道:宇宙的根本规律③自然:自然而然 材料二: 祸兮,福之所倚①,福兮,祸之所伏②。 ———《老子》 注释:①倚:依靠②伏:隐藏 ①主张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②世间事物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换 壹·春秋———道家老子 读《老子》,说说其中蕴含了老子的哪些思想。 失马 得马 活着 摔腿 祸 福 福 祸 壹·春秋———道家老子 材料三: 我无为,而民自化①;我好静,而民自正②;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③。 ———《老子》 注释:①自化:自然顺化②自正:自然端正③自朴:自然淳朴 ③主张无为而治 “治大国若亨小鲜”,小同学你回答我: 煎鱼一直翻面会怎样?煎鱼一直不翻面会怎样? 无为而治 什么都不做 无为而治指的是顺其自然,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不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 读《老子》,说说其中蕴含了老子的哪些思想。 壹·春秋———儒家孔子 阅读教材P40,为孔子写一份个人简历 ____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没落贵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_____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_____一书。 孔子 春秋 原名:孔丘 儒家 《论语》 思想主张 思想核心: 政治主张: 教育贡献: “仁” 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 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总结教育规律,提出了很多教学原则和方法。 阅读材料,说说什么是“仁”? 壹·春秋———儒家孔子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①礼②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注释:①复:恢复;②礼:本指周礼,泛指古代社会的礼仪、法则; ③目:细则 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外在的道德规范 用自己的感受推及他人 仁 社会层面: 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个人层面: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1、核心思想:仁 壹·春秋———儒家孔子 2、政治主张: 材料二: 为政以①德,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论语·为政》 注释:①以:用②北辰:北极星③所:处所,位置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反对苛政,统治者要实行德政,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 你认为孔子反对“苛政”提倡“为政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这体现了孔子的重民思想,有利于统治者减轻压迫,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周游列国 55岁离开鲁国 匡城受困 桓魋挑衅 被嘲丧家犬 绝粮七日 64岁回卫国 68岁回到鲁国 (1)孔子一直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