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标要求 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2021年春贺云峰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寒假提前备课 第三单元 中古时期东欧 中古时期西欧 中 古时期欧洲 封建社会特征: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与农奴制度 封建社会变化:西欧王权、教会与城市 拜占庭帝国 俄罗斯的崛起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中古时期:世界历史上的5-15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 西欧封建社会 壹 材料: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一、西欧封建社会 1.封君封臣制度 材料:由于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不同地区联系薄弱,封建主们陆续从国君那里确定程度不同的特权,成为所得土地实际的统治者,握有行政和司法权力。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用书》 封君:授予土地,土地事实占有者,享有土地土地上司法、行政和经济各种特权。 封臣:获得土地,承担兵役义务。 :一种经济、司法、行政相结合的封建等级制度。 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如下: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示意图 以兵役为义务 以土地为纽带 1.封君封臣制度 材料: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 ———《世界历史读本》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层层分封,等级严格 以土地封赐为纽带,以兵役为义务 同敌共友 契约意识 具有契约意识,承担双向权利与义务 双向权利、义务 封建领主之间相对独立,王权有限 相对独立 一、西欧封建社会 1.封君封臣制度 材料一:1041年波希米亚的公爵布雷梯斯拉夫一世成为德意志国王亨利三世的封臣,所做的效忠宣誓是:“他向国王宣誓,将像封臣效忠于封君一样效忠于国王,以他的一切朋友为友,一切敌人为敌。” ———[比利时]弗朗索瓦·冈绍夫著,张绪山、卢兆瑜译:《何为封建主义》 18c以前的德意志 材料二:由于封君封臣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封建社会权力层层分切的制度,大封臣拥权自重,王权削弱,因而长期形成诸侯割据,私战不已的局面。 ———姚介厚《西欧文明》 同敌共友———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行政、司法特权),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一、西欧封建社会 【探究】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 比较项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西周分封制 不同点 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