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0257

《化学工艺流程的系统设计-分离提纯篇》专题复习教学课件(共21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2019)高三二轮复习

日期:2025-10-0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475369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复习,学年,高三,2019,化学,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工程师视角下化学工艺流程的系统设计 第2课时 分离提纯篇 单元主题:无机化工生产工艺 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铅、铜、铁、锰、锌、钴的+2价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从该废渣中提取钴的一种流程如下。 设计任务 学习目标 1、利用教材概括分离提纯常见方法,明确“依据物质性质差异选取方法”的核心。 5、以炼锌废渣提取钴为例,结合矿石杂质和目标元素的性质差异来设计并优化除杂方案。 2、结合粗盐提纯案例,梳理并掌握工艺流程中分离提纯环节的设计思路。 3、结合历年山东卷高考题,归纳真实情境中常见杂质元素的种类,引导学生了解常见杂质元素在真实情境中的转化规律。 4、借助元素周期表预测钴元素的性质,引导学生分析目标元素,为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奠定基础。 01 详探分离提纯,掌握方法、流程 1、查阅高中化学教材,汇总常见分离提纯的方法 教材页码 实例或题目 加入试剂 分离/提纯方法 分离/提纯原理 结合分离提纯的原理思考:选择分离提纯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选择分离提纯方法时,要综合考虑杂质与目标元素之间的性质差异 溶解性差异 --过滤 --结晶(控温、控水) --萃取 密度差异--分液 熔沸点差异--蒸馏 吸附性差异 --离子交换树脂 -- -- 金属活动性差异 --除去FeSO4溶液中CuSO4 离子沉淀pH差异 --CuCl2溶液(FeCl3) 氧化性还原性差异 --FeCl2溶液(FeCl3) 热稳定性差异 络合反应活性差异 性质差异越大,分离提纯的效果越好 B 将Fe3+转化为Fe2+ C 2、结合典例粗盐提纯,梳理流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NaOH Na2CO3 BaCl2 HCl HCl Na2CO3 分析物质组成 对比性质差异 选择除杂试剂 除去引入新杂 确定操作流程 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铅、铜、铁、锰、锌、钴的+2价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从该废渣中提取钴的一种流程如下。 分离提纯环节具体任务:保留Co,除去铜、铁、锰、锌等杂质元素 分析物质组成 02 精研矿石杂质,尽知细节 1、分析山东卷高考真题,完成下列表格填空 山东高考真题 原始材料 目标元素 杂质元素 简要叙述每种元素的分离提纯策略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软锰矿 Mn Fe、Al、S、Ba 铁元素:酸解、氧化、调pH,转化为Fe(OH)3沉淀,经压滤除掉 铝元素:酸解,调pH,转化为Al(OH)3沉淀,经压滤除掉 硫元素:经软锰矿粉氧化转化为S沉淀,酸解后过滤除掉 钡元素:经软锰矿粉反应后转化为Ba(OH)2溶解在水中,过滤后 与目标元素分离 一般第四 周期 为主 一般 所学典型元素 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离提纯 ②利用非氧化还原反应分离提纯 ③通过形成配合物分离提纯 ④直接通过结晶等物理手段来分离提纯 简要叙述每种元素的分离提纯策略 简要叙述每种元素的分离提纯策略 简要叙述每种元素的分离提纯策略 每种元素分离提纯的策略 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离提纯 Fe元素—将Fe2+氧化成Fe3+,调节pH沉淀Fe3+为Fe(OH)3(2020年) —通氧气并加碳酸钠焙烧,转化为Fe2O3,过滤除去(2021年) S元素—经FeCl3或软锰矿氧化为S,经过滤除去;(2024年、2020年) ②利用非氧化还原反应分离提纯 Mg元素—浓缩结晶,促进Mg2+水解,以MgO形式过滤除去(2023年) 加入生石灰,以Mg(OH)2形式过滤除去(2023年) Ca元素—酸解时转化CaSO4沉淀,过滤除去(2022年) F元素—酸解,形成HF尾气除去(2022年) Si元素—酸解时SiO2与HF形成H2SiF6,加碳酸钠转化为Na2SiF6沉淀(2022年) ③通过形成配合物分离提纯 Pb元素—热浸时转化为[PbCl4]2-,稀释冷却转化为PbCl2过滤除去(2024年) Ag元素—热浸时转化为[AgCl2]-,过量pb置换转化为粗Ag,经电解精炼为精银(2024年) ④直接通过结晶等物理手段来分离提纯 N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