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0406

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件(共46张PPT)-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必修2

日期:2025-11-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70209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人教,生物,学期,学年,高二
  • cover
(课件网)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怎样理解生物富集的成因和危害?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呼气 你能想象这些二氧化碳分子的去向吗? 有的可能进入你身边一棵小草的叶肉细胞 有的可能随着大气环流飘向异国他乡 生物群落 非生物环境 C O O 不断循环 生物体中的碳: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 酸等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形成的有机物 大气:碳主要是二氧化碳无机物 生物体和大气中的碳的含量是怎样维持相对稳定的 碳循环 课本P61-62 思考·讨论 1.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2.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 (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 形成哪些产物等) 碳的存在形式: 碳循环 课本P61-62 思考·讨论 1.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主要是二氧化碳,少许碳酸盐 主要是含碳有机物 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物 煤、石油 在非生物环境中: 在生物群落中: 生产者 碳循环 课本P61-62 思考·讨论 2.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 (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 形成哪些产物等)?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溶解 光合作用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 进: 出: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呼吸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一些细菌利用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直接合成糖等有机物 消费者 碳循环 课本P61-62 思考·讨论 2.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 (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 形成哪些产物等)?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将前一营养级的有机物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 进: 出: 摄食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摄食 分解者 碳循环 课本P61-62 思考·讨论 2.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 (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 形成哪些产物等)?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将现成有机物转化为自身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 进: 出: 食腐、腐生 分解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分解者 大气中的CO2库 煤、 石油 问:碳的进出除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外,还有没有其他途径? 其他途径: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等 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构建碳循环的模型 非生物环境 生物群落 碳循环 课本P62 思考·讨论 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构建碳循环的模型 大气中的CO2库 生产者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燃烧 食物链和食物网 消费者 捕食 化 石 燃 料 遗体残骸 遗体残骸 分解者 遗体 遗体 水圈中的CO2库 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CO2 CO2 碳循环 课本P62 思考·讨论   进入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内部 返回非生物环境 形式 方式 CO2 CO2 含碳有机物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 生产者、消费者呼吸作用 ②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③ 化石燃料的燃烧 碳主要以什么形式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 CO2 总结 (2)碳的流动形式: ①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 ②生物群落内部:      。 ③在生物群落内部沿着_____传递。 (3)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 (4)碳出生物群落,返回非生物环境的途径: _____、_____和_____。 (1)碳的存在形式: ①非生物环境中: 。 ②生物群落内部:     。 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CO2 含碳有机物 碳循环相关知识总结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5)实现碳循环的关键成分: 。 生产者和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碳循环 碳循环图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