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0478

10.2 捍卫国家利益 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78259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2,八年级,法治,道德,统编,捍卫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第十课 国家利益至上 第2课时 捍卫国家利益 政治认同:树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价值观,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 道德修养:懂得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增强家国情怀,增强自身的爱国意识。 法治观念:懂得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明确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积极践行并维护国家利益。 责任意识:感受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理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懂得青年所担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目标 阅读教材P90 “生活观察”陆家三代人守卫祖国边疆的事迹 思考:你如何评价陆家三代人守卫祖国边疆的事迹? 陆家三代人守卫祖国边疆体现了他们一家人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了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新课导入 在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顾维钧的名字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民族记忆的深处。他的外交生涯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在巴黎和会上,那番振聋发聩的陈词———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这句话不仅成为了中国外交史上的经典,更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弱国无外交的困境中,对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坚决捍卫。 这句话一经说出,便如同石破天惊,震撼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灵。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比喻,更是对中国人民深沉爱国情怀的集中表达。在那个时代,中国正处于积贫积弱的境地,但顾维钧的这句话,却像一束光,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激发了国人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顾维钧的故事和这句名言,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敢于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可,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挺起胸膛、站稳脚跟。 一、为什么要捍卫国家利益? 陈延年,安徽怀宁人,生于1898年,陈独秀长子。 1927年6月,党中央决定任命陈延年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在极为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陈延年和赵世炎等不顾危险,坚持斗争。6月26日,陈延年遭国民党军警逮捕。1927年7月4日,敌人将陈延年秘密押赴刑场。刽子手们喝令陈延年跪下,他却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最后,他竟被凶手们按在地上以乱刀残忍地杀害,牺牲时年仅29岁。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损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第三条 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第五十五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不得非法持有国防方面的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秘密物品。 第五十七条规定:公民和组织有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有对危害国防利益的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检举的权利。 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上述材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捍卫国家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 为什么要捍卫国家利益? 探究与分享P90 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一名中国中学生参加在荷兰举办的“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见面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工作人员在广场升起了50多个国家的国旗。这名中学生挨个寻找,就是找不到中国国旗,她立即找到组委会负责人,急切而有礼貌地说:“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是来自中国的代表。”组委会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