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0880

第3章 阶段重点练六(课件 练习,共2份打包)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0-1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29935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打包,必修,2019,科版,化学,高中
    阶段重点练(六) 题组一 氮氧化物的性质 1.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甲排水法收集NO B.图乙除去CO2中的HCl C.图丙实验室制氨气 D.图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题组二 氨与铵盐 2.如图是喷泉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烧瓶中的溶液呈红色,则原气体一定是SO2 B.形成喷泉的原因是烧瓶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C.烧瓶中的溶液呈蓝色,则原气体可能是氨气 D.若将石蕊溶液改成氢氧化钠溶液,则CO、CO2均能形成喷泉 3.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NH3制备及性质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制备NH3利用了NH3·H2O的分解反应 B.乙中的集气瓶内a导管短、b导管长 C.若将丙中的CCl4换成苯,仍能防止倒吸 D.向收集好的NH3中通入少量Cl2,可能观察到白烟 4.如图所示为“双色双喷泉”实验装置,图中烧瓶内分别充满氨气和氯化氢,烧杯内盛装滴有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室中,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备氨气,用浓盐酸和浓硫酸制备氯化氢 B.在实验室中干燥氨气和氯化氢时,可选用相同的干燥剂 C.实验中同时打开止水夹a、c、d,即可分别形成蓝色和红色喷泉 D.喷泉结束后,将烧瓶内溶液混合后呈紫色,蒸干可得氯化铵固体 题组三 硝酸 5.用如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与预测不一致的是(  )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实验预测 A 浓氨水 酚酞溶液 ②中溶液变为红色 B 浓硝酸 淀粉-KI溶液 ②中溶液变为蓝色 C 浓盐酸 浓氨水 大烧杯中有白烟生成 D 饱和的亚硫酸溶液 稀溴水 ②中无明显变化 6.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②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③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O2 B.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 C.产生现象③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 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Cu(NO3)2 7.工业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为O2 B.氨分离器中利用了氨易液化的性质 C.氧化炉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气处理尾气 题组四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 8.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氮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为无色,可转化为c B.a可以用浓H2SO4干燥 C.d的浓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生成c D.工业上制备a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9.工业上常采用生物硝化法将N转化为N来处理氨氮废水,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硝化法处理废水,会导致水体酸性增强:N+2O2N+2H++H2O B.长期过量使用NH4Cl等铵态化肥,会使水体富营养化 C.检验N所需的试剂是浓NaOH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D.可以加入石灰石来调节水体的酸碱性 10.如图是NH3与灼热的CuO反应及有关生成物的实验探究装置。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已知3CuO+2NH33Cu+3H2O+N2)(  ) A.A中盛有的物质可以是浓氨水与NaOH B.装置Ⅱ中的碱石灰起干燥作用,可用浓硫酸代替 C.装置Ⅳ中的试管可以检验水的生成,并收集冷却的水 D.E中收集的气体能完成水溶性的喷泉实验 11.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NaOH溶液中得到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若铜片为51.2 g,则生成0.2 mol NaNO3 B.常温下,Cu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可能发生上述反应 C.标准状况下收集的氮的氧化物的体积为20.16 L D.Cu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浓硝酸只表现氧化性 1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