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质量检测(三)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N2转化为NH3 B.侯氏制碱法以H2O、NH3、CO2、NaCl为原料制备NaHCO3和NH4Cl C.工业上通过NH3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HNO3 D.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2.如图实验装置,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 ) A.装置1可用于NH4Cl分解制备NH3 B.装置2可用于实验室Cu与稀硝酸反应获得NO C.装置3可用于实验室Zn与浓硫酸反应获得H2 D.装置4可用于碳酸氢铵的分解实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D.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4.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 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其中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5.实验室采用下表中试剂和装置制备和收集气体(不考虑尾气处理),合理的是( ) a b 气体 装置 A 70%的硫酸 Na2SO3 SO2 B 稀硫酸 大理石 CO2 C 浓氨水 生石灰 NH3 D 稀硝酸 Cu NO 6.某同学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将铁粉加入热的浓硫酸中:探究铁的活泼性 B.将热的NaOH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制备 Fe(OH)3胶体 C.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FeSO4溶液:制备FeSO4·6H2O晶体 D.将铜粉加入FeCl3溶液中:验证Fe3+的氧化性强于Cu2+ 7.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SiO2,已知SiO2不溶于水,不溶于硫酸)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2H+CO2↑+H2O B.滤渣1的成分是SiO2,滤渣2的成分是Fe(OH)3 C.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D.实验室灼烧时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坩埚、坩埚钳等 8.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的生成可能存在三个阶段的转化,其主要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S的摩尔质量为97 B.第Ⅰ阶段的反应中NO2被氧化 C.HNO2、NO2、H2O均为电解质 D.第Ⅱ、Ⅲ阶段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H2O+NO2HNO2+HS 9.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现象和结论描述均正确的是( ) A.装置1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该反应生成了SO2 B.装置2中,肥皂液中有气泡产生证明Fe与H2O(g)反应生成了H2 C.装置3中,圆底烧瓶内看到红色的喷泉证明NH3是密度小于空气的碱性气体 D.装置4中,试管a内壁有水珠,试管b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Na2CO3、NaHCO3受热均易分解 10.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c、d、e都有可能反应生成b B.d溶液久置于空气中会生成e,溶液的pH增大 C.盐g与盐f之间也可能发生反应 D.铜与e的浓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11.已知氧化性:Fe2+<Cu2+<Fe3+<Ag+,Cu+2Fe3+Cu2++2Fe2+。在含有Cu(NO3)2、Fe(NO3)3、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有固体剩余,则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若剩余固体中含有Zn,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3+ C.若剩余固体中仅含有银,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Zn2+、Fe3+、Cu2+ D.若剩余固体中含有铜和银,则反应后的溶液中肯定不含Fe3+和Ag+ 12.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